还可以控制神经元的反应,从而控制行为!
2018年3月15日讯 /生物谷BIOON /——在一项近日发表在《Current Biology》上的研究中,科学家们揭示了生物学性别如何影响神经细胞之间的交流并使雄性和雌性对相同的刺激产生不同的反应。这些发现将为揭示不同性别在神经发育、行为和对疾病敏感性等方面的差异带来曙光。图片来源:University of Rochester Medical Center“尽管本质上雌雄的神经系统是相同的
2型糖尿病的又一大危险因素已确定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2型糖尿病有何关联?】如果你是一个被诊断出有荷尔蒙状况的年轻女性,注意血糖水平是必要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但这并不是唯一可能的结果,PCOS患者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更大。米歇尔在十几岁的时候出现了不规则的痛苦时期,她面对过多的体毛,特别是在她的脸上,下巴和脖子。根据多囊卵巢综合征协会,她被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这是一种内分泌疾病,影响着
遗传因素导致扩散性乳腺癌的发生
2018年3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乳腺癌是世界上导致女性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而其中死亡最高的因素则是由于癌症的扩散。在最近一项研究中,来自北卡罗琳娜大学的研究真哦们你鉴定出了一系列遗传因素,解释了乳腺癌恶化或者说扩散的内在机制。这一发现或许有助于提高乳腺癌的早期预防与治疗。在最近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作者发
AJHG:利用吸烟行为可以鉴定调控血压的基因
2018年3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科学家们利用新型技术对人类基因组进行了更加复杂的分析,风险了数十个影响血压的遗传多样性位点。通过对吸烟行为影响血压的遗传机制行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了这些新的遗传区域,并且证明了以往已经被发现的遗传位点的影响作用。这项研究发表在最近一期的《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杂志上,研究者们称这一发现能够
高血压新突破:研究人员利用吸烟行为确定调节高血压的关键基因
【研究人员利用吸烟行为来识别调节血压的基因】研究人员利用一项技术,为人类基因组的复杂性分析打开了大门,研究人员发现了几十种影响血压的新遗传变异。科学家们发现了新的基因区域,并通过观察吸烟行为,证实了许多已知的基因区域的作用,吸烟是影响血压的许多生活方式因素之一。该研究由美国国家心脏,肺和血液研究所(NHLBI),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一部分发起,发表在《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上。研究人员说,它的发现可能最
Nat Immunol:遗传因素导致天然免疫细胞多样性的产生
2018年3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为什么不同的人对感染以及疫苗的反应情况不同?为什么一些人会对花粉过敏?这些都是免疫学领域未能解决的问题。最近来自CNRS的研究者们对法国人群中的免疫多样性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们采集了1000名20-69岁之间的法国人的生物学样本。长期以来,免疫学研究重点放在生理反应的分子机制,其理论基础则是不同人具有相同的免疫反应。然而,这一前
是痴呆最大的风险因素!
2018年3月1日讯 /生物谷BIOON/——酒精是预防所有痴呆最重要的因素,尤其是早发性痴呆。这是一项发表在杂志《The Lancet Public Health》上的法国全国范围内观察性研究的结果,而法国超过100万人被诊断患有痴呆。图片来源:pathdoc / Fotolia这项研究特别关注了酒精使用问题,包含已经确诊的由于长期使用酒精导致患有精神和行为异常或者慢性疾病的人。在57000例早
哪些因素影响癌症免疫疗法的疗效?
2018年1月31日/生物谷BIOON/---癌症免疫疗法就是通过重新启动并维持肿瘤-免疫循环,恢复机体正常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控制与清除肿瘤的一种治疗方法,包括单克隆抗体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性抗体、癌症疫苗、细胞治疗和小分子抑制剂等。近几年,癌症免疫疗法的好消息不断,目前已在多种肿瘤如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肾癌和前列腺癌等实体瘤的治疗中展示出了强大的抗肿瘤活性。癌症免疫疗法由于其卓越的疗
科学家揭示雌雄行为差异的神经机制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许晓鸿课题组首次通过光遗传手段在不同性别的小鼠中同时诱导出雄性求偶行为和母性行为,同时通过多种方法证明内侧视前区表达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α,Esr1)的神经元在介导雌雄行为差异中起关键作用。今天,相关研究论文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在有性繁衍的物种中,雌雄个体在求偶行为和后代照看
J Neurosci:“心理”疗法治疗大鼠行为障碍的神经学机制
2018年1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最近一项研究成果,心理疗法或许能够通过提升内侧前额叶皮质区的活性起到缓解精神紊乱症状的效果。这项研究发表在最近一期的《Journal of Neuroscience》杂志上,研究结果对我们进一步理解大脑受行为疗法的影响以及通过靶向疗法提高治疗效果又迈进了一步。(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认知行为学疗法通常被用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