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的合作行为与正常儿童的异同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朱莉琪研究组采用道德故事和经典的囚徒困境博弈任务分别考察了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和合作行为以及二者间的关系。
Nat Medicine:鉴别出阻断压力损伤个体大脑产生抑郁行为的新型靶点
来自耶鲁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名为REDD1的单一基因的表达往往会促进压力损伤个体的大脑细胞以及引发抑郁行为发生。
PLOS Biol:缺乏coronin1蛋白引起学习障碍和攻击行为
学习和记忆依赖于正确的信号(刺激大脑中神经细胞的信号)处理过程。近日,Basel大学研究人员连同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发现蛋白质coronin 1在认知和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PII:研究发现催产素促进求助行为
俗话说,“两人分担,困难减半”,但不少人张不开嘴,宁愿独自面对。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催产素能够增强困难时期对他人的信任感,有助于向他人寻求支持和帮助,共同解决困难。 加拿大康科迪亚大学人类行为研究中心的马克·埃伦博根和克里斯托弗·卡多佐进行一项双盲实验,让100名学生使用催产素或安慰剂鼻用喷雾,然后让他们遭遇社会排斥。
全脑图将神经元与行为挂钩
将神经元回路与某种活的生物体的特定行为挂钩已被证明是出了名的困难。但是,Joshua Vogelstein及其同事研发出了一种用于调查这类神经元回路以及受到这些回路激发的行为的新技术,他们用该技术创建了一个在果蝇幼虫的神经元参考图谱。
Brain:找到精神分裂症者不能辨别他人行为意图的原因
新一期Brain杂志网络版刊登了法国研究人员的最新论文"Mentalizing under influence: abnormal dependence on prior expectations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科学家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能正确辨别他人行为意图的原因之一,在于他们不能恰当运用已有经验和刚刚获取的直观信息。
唐业忠等峨眉弹琴蛙行为生态学研究工作受到国际关注
12月22日,Nature杂志在Research Highlights栏目刊文Animal Behaviour: Frogs croak about their pad(doi:10.1038/480417b),对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行为与神经课题组关于峨眉弹琴蛙(仙琴娃)的行为生态学的研究成果Real estate ads in Emei music frog vocalizations:
美国行为研究中的潜在偏见
一项研究发现,行为研究比非行为研究更可能报告夸大的发现,这种情况在位于美国的科学家所撰写的科研论文中特别突出。许多偏见可能削弱科学研究,而且,缺乏共识的实验方法、选择性发表结果以及更重视影响力和产量而非质量和可重复性的职业评价体系被认为会让这种偏见加剧。
PNAS:长期饮酒改变大脑对行为的控制方式
2013年8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发表在PNAS杂志上的一份报告解释了强迫性酒精使用和酒精依赖的一个全新的生物学机制。大脑的前额叶皮层参与了决策和控制情绪,而背侧纹状体被认为在动机和习惯的形成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过去的研究表明,酒精依赖者前额叶皮层介导的技能出现了问题如冲动的控制。 这些酒精依赖者常常表现出夸张的背侧纹状体神经反应。
Cell:性激素通过控制基因开关影响性别相关行为
小鼠的具性别特异性的行为受性激素—雌激素、睾丸素及孕酮—控制,包括交配、攻击性以及母性行为。然而大脑中这些调节器的下游到底发生着什么还不为人所知。 近日,发表在Cell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激素控制着各个基因的启动与关闭,每个基因都以一种模块化的方式影响着特定的行为—例如,一个基因影响着一只小鼠是否会照看她的幼崽,而另一个基因则影响着她对性挑逗的接受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