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第十四届国际病毒性肝炎和肝病大会首次落户中国上海

国际病毒性肝炎和肝病大会(ISVHLD)是每三年一届,轮流在北美,欧洲,亚太地区举行的国际肝病学大会。 每次会议由世界知名专家组成的国际咨询委员会投票选出举办城市。第一届会议在1972年在三藩市举办,往后十二届在美国(华盛顿,纽约,休斯敦,阿达兰大),欧洲(巴黎,罗马,伦敦), 澳大利亚(悉尼),亚洲(东京)等地举行。

2015-03-26

世卫发布预防和控制病毒性肝炎全球政策报告

2013年世界肝炎日之际,世界卫生组织发表《世卫组织会员国预防和控制病毒性肝炎全球政策报告》,其中强调中国做出正确决策,通过为所有婴儿接种乙肝疫苗来控制乙肝,使中国5岁以下儿童慢性乙肝感染率从近10%降至目前的1%以下。 肝炎是种“无声的流行病”。据估计,全球半数以上的肝硬化和肝癌是由病毒性肝炎引起的。全球乙肝病毒携带者约有3.5亿人,其中中国有近1亿人。

2015-03-26

Hepatology:细胞色素参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展

近日,来自美国国家酗酒及酒精中毒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细胞色素P450 2E1(CYP2E1)对由脂肪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成果于6月4日在线发表在Journal of Hepatology。

2012-11-18

国际病毒性肝炎和肝病大会将于2012年6月在上海举行

国际病毒性肝炎和肝病大会(ISVHLD)是每三年一届,轮流在北美,欧洲,亚太地区举行的国际肝病学大会。每次会议由世界知名专家组成的国际咨询委员会投票选出举办城市。第一届会议在1972年在三藩市举办,往后十二届在美国(华盛顿,纽约,休斯敦,阿达兰大),欧洲(巴黎,罗马,伦敦), 澳大利亚(悉尼),亚洲(东京)等地举行。

2015-03-26

Hepatology:抑癌因子控制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展

近日,来自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在人类及老鼠体内,p53/p66Shc介导的信号促进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发展。相关研究成果于5月28日在线发表在Journal of Hepatology上。 p53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是细胞生长周期中的负调节因子,与细胞周期的调控、DNA修复、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有关。

2012-11-18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组织推荐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2015年课题的通知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组织推荐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2015年课题的通知食药监办科函〔2014〕146号2014年03月28日 发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食品

201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