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首次在细菌中发现朊病毒样蛋白
朊病毒(Prions)是一种被认为能够引发诸如疯牛病等大脑退行性疾病的感染性因子,如今研究人员在细菌中或许也发现了朊病毒的踪迹。肉毒杆菌是一种能够诱发中毒的细菌,研究者发现,当肉毒杆菌中的一部分蛋白插入到酵母和大肠杆菌的细胞中时,该蛋白的行为类似于朊病毒,相关研究发表于Science杂志上。
Circulation Research:免疫球蛋白M缺陷居然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血液感染后免疫系统最先产生的抗体是免疫球蛋白M(IgM),它是免疫系统的先锋部队,可以在其他细胞对抗感染之前发挥作用。但是一些人的这些抗体有缺陷甚至完全缺失,因此发展成为先天免疫缺陷。最近,维也纳医科大学医学化学诊断实验室与奥地利科学院分子医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最新研究中发现IgM缺陷还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病风险增加,最终可能引发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人的血清白蛋白 有望从猪的身上提取
通过对猪的基因进行编辑,使猪产生人的血清白蛋白,用于治疗失血创伤、血液透析辅助治疗等;白血病或肿瘤患者不知哪种治疗方法较为合适自己,可以先在免疫缺陷小鼠身上做实验。昨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
Science:利用定制的淀粉样蛋白捕获肿瘤
研究十年之后,比利时开光实验室(Belgian Switch Laboratory)揭示出一种新的定制分子通过淀粉样蛋白形成机制,抑制一种经良好验证过的癌症促进物。这项研究证实淀粉样蛋白结构能够被用来合理地开发一种新类型的能够抵抗一系列疾病的生物技术分子。
Aging:新型假马齿苋皂苷通过免疫调节方式清除淀粉样蛋白,改善APP/PS1小鼠的认知损伤
国际知名衰老期刊《Aging》近日发表了名为" Bacopaside I 通过免疫调节的清除作用改善APP/PS1小鼠的认知损伤"的文章,该研究由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张卫东教授课题组完成 (Bacopaside I ameliorates cogni
Ang Chem Int Ed:淀粉样蛋白的结构多样性或指示神经变性疾病新疗法
淀粉样蛋白的形成是诸如阿尔兹海默氏症等神经变性疾病的重要特性,近日刊登于国际杂志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的一项研究论文中,来自德国和美国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在真正的病人和动物组织中,这些原纤维结构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三维架构来呈现。
Nat Commu:新型化学分子可有效清除脑部淀粉样颗粒
韩国科学家们发现,当添加一种小分子到阿尔茨海默氏病小鼠的饮用水中,可以减少小鼠脑部淀粉样蛋白斑块,而且还能改善了小鼠的学习和记忆功能。这种新的化学分子叫做EPPS,是4-羟乙基哌嗪丙磺酸的简称。这种EPPS分子
Nat Neur:研究发现两种淀粉样β蛋白抗体可引起小鼠神经功能障碍
2015年11月13日讯/生物谷BIOON/一组在德国工作的研究人员发现,实验给予有阿尔茨海默氏症类型症状的转基因小鼠两种不同类型的淀粉样-β抗体蛋白,可使它们的大脑患上神经功能障碍。他们的研究论文发表在《自然神经科
Neuron & Cell Rep:朊病毒样特殊蛋白或可维持机体的长效记忆
近日,发表于国际杂志Neuron和Cell Reports上的两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开了大脑维持长效记忆的秘诀,文章中研究者发现,朊病毒样蛋白质对于维持小鼠及其它哺乳动物大脑的长期记忆非常关键,而朊病毒样蛋白是一种类似于朊病毒的蛋白,朊病毒可以引发库杰二氏病和疯牛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