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国家863计划项目“二氧化碳—油—生物柴油关键技术研究”通过验收

日前,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二氧化碳—油藻—生物柴油关键技术研究”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该项目在藻种筛选、光生物反应器、油脂提取及生物柴油制备等技术领域取得70余项专利技术。 油藻由于具有生物量大、生长周期短、易培养及脂类含量较高等特点,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油脂生物质资源,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煤电厂和化工厂等排放的二氧化碳来制备生产生物柴油。

2015-03-26

人类未来的粮食:微

今后,“人吃五谷杂粮”这句俗语可能要改变,除了“稻、黍、稷、麦、豆”,还要加上微藻。 微藻是啥?微藻是一类在陆地、海洋分布广泛、光合利用度高的自养植物,因其蛋白质、脂类等营养元素丰富而可以代替粮食,被称为“未来神奇食品”。 通威集团旗下的成都通威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的微藻选育、养殖到采集已形成较为完整的链条,其微藻养殖技术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015-02-16

巴西试验用微生产生物柴油

巴西石油公司4月4日宣布,公司投资的一个大规模微藻培育试验项目在该国东北部正式启动,培育出的微藻将用于生产生物柴油。 这个试验项目地点位于巴西北里约格朗德州的埃斯特雷穆斯市,由北里约格朗德联邦大学负责具体的科研工作,探索微藻培育与实用途径,并为最终的商业开发积累经验。 巴西科研人员认为,微藻具有巨大发展潜力,既经济又环保。

2015-02-16

国内首创高效磁加载水分离站问世

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了解到,该院与安徽雷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自主研发的氮磷藻磁聚移出技术基础上,开发出了每小时处理100立方米污水的高效磁加载藻(污)水分离站。这项成果通过半年时间运行,对藻细胞、总磷等去除率均超过90%。中科院、中科大以及环保部门的权威专家日前通过了对这项成果的技术鉴定。

2015-02-16

ACS Nano:微观医学研究推进器—纳米螺旋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ACS Nano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微型螺旋桨,其可以在凝胶样的液体中移动,这种凝胶样的液体类似于有机体的体内环境;研究者表示,这种微型螺旋桨将来有望应用于微观医疗中帮助诊断及治疗人类的疾病。

2014-08-04

Cell Reports:打击幽门螺旋杆菌诱发胃癌的新靶标

来自新加坡癌症科学研究所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IL23A蛋白是胃防御导致胃癌的细菌感染的一部分。这一发现有可能被用来对抗致命疾病。 Yoshiaki Ito教授带领下的研究小组也证实胃细胞生成IL23A需要抑癌基因--RUNX3,后

2014-07-11

JASN:海鲜产品中的软骨酸或可引发个体肾脏损伤

来自南卡罗莱纳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明,海鲜产品中积累的较低水平的化学毒素可以引发个体脑部和肾脏损伤,因此其或许会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2014-02-12

BioScience:应当研究转基因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2012年8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两位知名的研究人员说,因为海藻是制造生物燃料的潜在来源,所以它们在基因工程议程中排在很高的位置。为此,科学家们应当对转基因海藻的任何环境风险进行独立研究,而且这些风险可能与为制造生物燃料而对海藻的培养相关联。

2012-11-18

东软医疗NeuViz 64多层螺旋CT通过 FDA

中国沈阳2012年12月6日电 /美通社/ -- 东软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简称“东软医疗”)正式对外宣布,其2012年自主研发新品NeuViz 64 多层螺旋 CT已经通过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 (FDA) 的 510k。至此,NeuViz 64 多层螺旋 CT已经获得FDA、CE、SFDA等各种资质,正式面向全球市场全面销售。

2012-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