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munity:首次揭示机体炎性反应中脂多糖结合蛋白的三维结构
2013年10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柏林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通过研究首次解析了脂多糖结合蛋白(Lps Binding Protein,LBP)以及其突变体形式的三维结构,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Immunity上,该研究或可以帮助病人免于严重性感染疾病的威胁。
Nature:一种组蛋白伴侣的结构
组蛋白伴侣FACT识别组蛋白H2A 和 H2B,在转录、复制和DNA修复过程中有重要作用。Andreas Ladurner及其同事描述了FACT的Spt16M伴侣区域与H2A-H2B二聚物之间所形成的复合物的晶体结构以及FACT的“异二聚”区域的结构。Spt16M与组蛋白发生多种相互作用,同时似乎也阻断H2B与DNA的相互作用,这有可能解释FACT何以能使核小体失去稳定性。
辉瑞、罗氏注资支持蛋白质结构研究公司Biodesy
2013年10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 --蛋白质结构的变化在信号通路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开发一种药物首先就要了解相关蛋白的结构变化。晶体学、双偏振干涉测量等都已经被应用于解决这一问题中。现在辉瑞公司和罗氏公司认为他们找到了更好的选择,并决定投资Biodesy以支持这种方法的发展。两家制药巨头通过5AM投资公司为其提供1500万风投资金支持其次谐波生成法(SHG)的商业化。
Trends Microbiol:能量耦合因子型转运蛋白的结构及其分子机制
Cell出版社综述期刊Trends in Microbiology于10月22日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结构生物学张鹏课题组题为《能量耦合因子型转运蛋白的结构和分子机制》(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energy-coupling factor transporters)的特邀综述。
Nat Stru&Mol Bio:刘迎芳等抗病毒蛋白ZAP活性区域晶体结构与功能研究获进展
ZAP氨基端(N-ZAP)三维结构图 3月11日,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刘迎芳研究组和高光侠研究组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抗病毒蛋白ZAP活性区域的晶体结构与功能研究(Structure of N-terminal domain of ZAP indicates how a zinc-finger
Nature:施一公等解析γ-氨基丁酸反向转运蛋白GadC晶体结构
2012年3月11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施一公教授研究组在《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名为“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a glutamate-GABA antiporter”的科研论文,报道了大肠杆菌谷氨酸:γ-氨基丁酸(GABA)反向转运蛋白(GadC)的晶体结构,并结合生化实验提出了GadC转运底物的可能机制。
PNAS:纳米组合新方法快速鉴定影响干细胞命运的化学和物理结构
使用纤连蛋白组合图案来评价间充质干细胞附着极限。 美国西北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强大的分析方法来指导干细胞分化。他们利用这种方法从上百万种可能性中快速地鉴定出指示干细胞变成骨细胞(osteocyte)的化学和物理结构。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PNAS期刊上。
HIV表面一种重要蛋白结构被解析
2013年11月4日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美国的一组科学家解析出了HIV表面一种重要包膜蛋白质结构。这种包膜蛋白决定了HIV进入人体细胞和感染的功能。这一成果发表在Science Express上。研究人员介绍道,这是第一次人类解析出一整个包膜蛋白结构,此前的研究主要是解析包膜蛋白的某一个亚基结构。这一成果使人类能够更好的认识HIV表面结构,有利于未来艾滋病病毒疫苗研发。
NSMB:铁转运蛋白的结构新发现
2014年10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研究发现,铁是人类最丰富的微量元素。作为某些蛋白质的辅因子,它在氧运输和代谢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铁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各种细胞的作用过程中,而它造成的伤害是由
PLoS Pathog:解析细菌受体蛋白结构为开发新型的抗感染疗法提供思路
2013年8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诺丁汉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开了一种新方法来抑制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毒力和其致病性,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