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一个硝酸盐/亚硝酸运输蛋白的结构
硝酸盐对氮代谢至关重要,但亚硝酸盐在细胞中会是有害的,因为它会被还原成对细胞有毒的一氧化氮。因此细胞亚硝酸盐会被相关通道和运输因子从细胞中迅速清除,或被吸收酶还原成铵或双氮。令人吃惊的是,我们对硝酸盐运输知之甚少,但现在,细菌硝酸盐/亚硝酸盐运输蛋白NarK在有基质和没有基质两种情况下的X-射线晶体结构已被确定。
中石化加速生物能源研发 让微藻地沟油变柴油
作为一家石油炼化起家的能源化工公司,中国石化近年来积极转变发展方向,积极推进绿色能源领域发展。无论是在页岩气、地热等非常规能源方面,还是他日才能转化为生产力的生物柴油微藻等生物能源方面,中国石化在科研和战略投资方面都不遗余力。 启动微藻生物柴油计划 “微藻是未来能源的一大重要发展方向,只有得到今天的重视才会拥有美好的‘后天’。”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主任荣俊峰指着微藻光反应器说。
J Anim Ecol:水生所浮游动物下行效应控藻机制的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关于浮游动物下行控藻机制的研究论文“Increasing zooplankton size diversity enhances the strength of top-down control on phytoplankton through diet niche partitioning”在动物和生态学领域重要期刊《Journal of Animal Ecolog
新离子色谱技术检测青稞制品中溴酸盐
摘要:溴酸盐,难溶于水,且受热后易分解。溴酸盐在国际上被定为2B级的潜在致癌物,它是矿泉水以及山泉水等多种天然水源在经过臭氧消毒后所生成的副产物。 近日,由西藏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承担实施的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青稞制品中溴酸盐检测方法的研究”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设计方案合理,技术路线正确,资料齐全,数据准确翔实,完成了计划任务书规定的研究内容。
BioScience:应当研究转基因藻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2012年8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两位知名的研究人员说,因为海藻是制造生物燃料的潜在来源,所以它们在基因工程议程中排在很高的位置。为此,科学家们应当对转基因海藻的任何环境风险进行独立研究,而且这些风险可能与为制造生物燃料而对海藻的培养相关联。
“863计划”微藻能源研究项目启动
近日,沈阳院承担的“新型能源藻培养与能源产品转化技术”项目启动暨工作交流会在沈阳召开。国家科技部高技术中心相关领导、项目责任专家、各课题、任务的负责人及相关学术人员等共20余人参加,沈阳院作为项目牵头单位承办了此次会议。 会议由项目负责人沈阳院常务副院长胥维昌和项目首席专家杨晓奕主持,项目管理单位领导向参会人员详细解读了“863计划”管理办法,并对项目实施过程管理作了重要指示。
Mol Microbiol:揭示丙酮酸盐调节形成绿脓杆菌生物被膜的分子机制
2012年9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Molecular Microbiology上的名为“Microcolony formation by the opportunistic pathogen Pseudomonas aeruginosa requires pyruvate and pyruvate fermentation”的研究报告中...
Science:细胞质膜磷酸肌醇4磷酸盐的新功能
6月21日,Science在线报道了人类对磷酸肌醇4磷酸盐(PI4P)在细胞质膜中重要作用的新认识。 磷脂酰环己六醇(4,5)- 二磷酸[PI(4,5)P2]是细胞质膜(PM)中一种含量很少的磷脂。但它却可行使许多细胞质膜(PM)的功能。而其合成的前体,磷酸肌醇4磷酸盐(PI4P),除了合成PI(4,5)P2以外,此前却没有被发现具有其他PM功能。
J Proteome Res: 代谢组学应用于微囊藻毒素代谢研究
微囊藻毒素(MCLR),作为一种肝毒素,正在威胁着人类的公共卫生安全。在体内,肝脏是MCLR主要攻击的器官,然而具体代谢变化目前任然未知。近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谢平等研究人员在与上海敏芯信息科技公司的合作下,通过对灌服MCLR的大鼠模型进行代谢组学的研究,向我们揭示了MCLR扰乱肝脏代谢的真面目,此研究已经刊登于国际杂志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上。
国家863计划项目“二氧化碳—油藻—生物柴油关键技术研究”通过验收
日前,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二氧化碳—油藻—生物柴油关键技术研究”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该项目在藻种筛选、光生物反应器、油脂提取及生物柴油制备等技术领域取得70余项专利技术。 油藻由于具有生物量大、生长周期短、易培养及脂类含量较高等特点,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油脂生物质资源,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煤电厂和化工厂等排放的二氧化碳来制备生产生物柴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