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螺旋中的肽类分子或具有明显的降血压效应

2019年1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Hypertension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罗马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表示,从螺旋藻中提取出的一种肽类或能通过扩张血管来抵御高血压,相关研究结果有望帮助研究人员后期开发出治疗高血压的新型疗法。图片来源:en.wikipedia.org如今,螺旋藻因具有多种有益效应而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超级食物”,但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

2019-01-02

鉴定出有害花产生强效神经毒素软骨酸的基因簇

2018年9月29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持续了5年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克雷格文特尔研究所(J. Craig Venter Institute, JCVI)、莫斯兰丁海洋实验室、南加州大学、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和捷克南波西米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产生软骨藻酸(domoic acid)的遗传基础,其中软骨藻酸是一种由有害藻类大量繁殖产生的强效神经毒素。相关研究结果发表

2018-09-29

研究揭示纳米二氧化钛与五价砷联合暴露对海洋微毒性机理

二氧化钛性质稳定,大量用作油漆中的白色颜料,它具有良好的遮盖能力,和铅白相似,但不像铅白会变黑;它又具有锌白一样的持久性。二氧化钛还用作搪瓷的消光剂,可以产生一种很光亮的、硬而耐酸的搪瓷釉罩面。二氧化钛纳米颗粒(Titanium dioxide nanoparticles, nano-TiO2)因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吸引着人们的关注,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快速的发展及其潜在的生态风险使其成为备受关注

2018-07-08

Botox(妥适)预防偏头痛比托吡酯更安全、效果更好

2018年6月30日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在第60届美国头痛学会(AHS)年度科学会议上公布的一项研究发现,肉毒杆菌毒素Botox(保妥适,OnabotulinumtoxinA)在预防头痛方面比托吡酯(topiramate)耐受性更好。这项随机、开放标签研究调查了受试者报告的有关Botox治疗成人慢性偏头痛的结果、安全性和耐受性。研究中,Botox治疗组(n=140)受试者每12周接受

2018-06-30

原诺和诺德中国研发中心总裁王平博士出任盛诺基医药首席运营官

近日,已明确表示寻求在香港上市的国内生物医药企业北京盛诺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对外宣布,原诺和诺德中国研发中心总裁王保平博士7月底加入盛诺基任首席运营官。据了解,王保平博士拥有15年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研究的经验,以及20年新药研发及研发中心管理的经验,他先后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学士和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学位,在哈佛医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并任哈佛医学院讲师和助理教授。王博士于1998年回国加入跨国制药公司从事新

2018-06-20

乳腺癌是还是切?肿瘤专家用真实世界数据将告诉你答案

  乳腺癌作为中国女性健康的第一杀手,他不仅发病率高,而且依然以每年3%的速度在递增,对于乳腺癌的治疗,也是各有各的说法,有的人认为乳腺癌应该选择切除手术进行根治,这也是目前来说治愈率比较高的一种方式,而有的人认为早期乳腺癌可以选择保留乳腺,做到精准治疗,对于这样的争议专家也在不断地在寻找新的治疗方案,同时寻求研究证据进行支持。乳腺癌是保还是切?肿瘤专家用真实世界数据将告诉你答

2018-05-16

医保管理体制改革:支持多合一 期待管办分离和经办竞争

 3月13日,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公布。其中,笔者最关注的是医保管理体制改革。根据方案,原本由国家卫计委、人社部、民政部和发改委等政府部门管理的新农合、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生育保险、医疗救助和医药价格监管等职将交给新成立的国家医疗保障局,并明确国家医疗保障局为国务院直属机构。这意味着,这一新机构既不归国家人社部管,也不归财政部和新成立的卫生健康委管。此外,方案还明确基本医

2018-03-16

医保管理体制改革:支持多合一 期待管办分离和经办竞争

3月13日,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公布。其中,笔者最关注的是医保管理体制改革。根据方案,原本由国家卫计委、人社部、民政部和发改委等政府部门管理的新农合、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生育保险、医疗救助和医药价格监管等职将交给新成立的国家医疗保障局,并明确国家医疗保障局为国务院直属机构。这意味着,这一新机构既不归国家人社部管,也不归财政部和新成立的卫生健康委管。此外,方案还明确基本医保和生育保险

2018-03-15

螺旋磁化机器人 穿透身体杀灭癌细胞

 我们都知道,在过去的很多年里,许多科学家都希望让各种微型机器人可以有效地穿过身体,执行药物递送、治疗或检测等功能。他们尝试了很多的机器人形状,例如,杆状的、球状的、多面体,等等。而如何为这些机器人有效地供能也一直是个挑战,因为大部分的供能物质都会对生物体产生一定的伤害性。最近,一项发表在杂志《Science Robotics》上的研究,非常的有趣。来自中国香港大学材料科学家Li Zha

2017-11-28

《自然》发文报道首个完整胆体的冷冻电镜三维结构

2017年10月19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隋森芳教授研究组在《自然》(Nature)杂志上以长文(Research 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题为《海洋红藻藻胆体的结构》(Structure of phycobilisome from the red alga Griffithsia pacifica)的研究论文,首次报道了世界上第一个完整藻胆体的近原子分辨率的冷冻电镜三维结构,为揭示藻胆体的

2017-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