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Oncogene:研究发现癌细胞中NF-κB入后保持活跃的机制

2013年5月21日讯 /生物谷BIOON/--发表在Oncogene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揭示了在细胞生长,免疫和炎症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成员可以转化为肿瘤生长的一个主要贡献者。 这一分子为NF-κB,在健康细胞中,它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第一反应者”,是人体免疫和炎症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生中最主要保持在细胞的细胞质中,静静等待命令。

2013-05-21

PNAS:研究解析新型周转录沉默机制

来自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英国牛津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DEAD-box家族蛋白中两个成员:UAP56和Vasa在piRNA生成和功能行使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指出了一种新型核周转录沉默机制。相关成果公布在Cell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分别是麻省大学医学院生物信息学和整合生物学部的翁志萍(Zhiping Weng)教授,以及细胞及发育动态部的William E. Theurkauf教授。

2013-01-16

NRR:葛根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一项在许旺细胞中的研究报告发现,一种广泛应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葛根的有效单体成分-葛根素可以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抑制许旺细胞的凋亡。研究中,许旺细胞被培养于高糖环境中,加入不同浓度的中药单体葛根素后,研究者发现葛根素可以抑制高糖环境中活性氧及8-羟基脱氧鸟苷的生成,提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bcl-2、bax蛋白及mRNA的表达,减少caspase-9及caspase-3的活化...

2012-12-14

:受体TR3调控心肌肥大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之一,负荷性的心肌肥大最终将带来一系列心血管疾病。因此,了解心肌肥大产生的分子机理及其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有助于我们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作为核受体,TR3在细胞凋亡和血糖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TR3是否参与心肌细胞肥大的调控还没有任何报道。

2012-12-04

中山大学研发的周围神经缺损修复材料获准临床使用

导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刘小林教授用废弃的截肢自主研发出周围神经缺损修复材料——“神桥”,可直接造福于因神经缺损而致残的患者。这是全球继美国在2008年获准临床使用与上市的同类同质材料后,我国自行研发的国内唯一获正式批准的缺损神经修复材料。

2012-11-19

JCI:揭示卵巢癌细胞“劫持”周围组织并增强肿瘤发生的分子机理

2012年9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肿瘤的生长依赖于其癌症细胞和周围正常组织或者癌症基座的相互作用,间质细胞可以刺激肿瘤细胞的生长,然而,目前是否肿瘤细胞可以影响其基座细胞并不清楚。

2012-11-18

Cell:染色质重构调节子在小体中的特异性和方向性

6月22日,Cell杂志报道了染色质重构调节子在核小体中特异性和方向性的最新研究成果。 众多染色质重构调节子是如何相互合作,在基因的开始和结束位点处组织核小体的还不清楚。研究者发现在酿酒酵母细胞全基因组范围内,SWI/ SNF,RSC,ISW1a,ISW1b,ISW2,INO80等染色质重构调节子复合体与单个核小体相结合,并通过缺失分析证实,这些复合体通过辅助核小体定位行使其功能。

2012-11-18

Plant Cell:植物细胞基因组完整性的维持

近日,上海生科院植生生态所黄海课题组科研人员与英国剑桥大学及John Innes Centre的Janneke Balk博士研究组合作在国际植物科学领域权威期刊《The Plant Cell》发表了题为“The DUF59 family gene AE7 acts in the cytosolic iron-sulfur cluster assembly pathway to maintain n

2013-01-04

Biomaterials:药物所甘勇组双阳离子型壳脂质体纳米粒(DLCS-NP)研究取得进展

眼部疾病的常用治疗方式是局部给以药物溶液(例如滴眼液),这些传统剂型占据市售制剂的90%左右。然而,眼部的生理屏障以及候选药物的低溶解性为眼部给药系统的发展带来许多难题。 最近,各种旨在提高难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的眼部给药方式大量出现。上海药物所甘勇课题组专题综述了这些眼部给药方式,包括水凝胶、聚合物胶束、纳米混悬液和脂质纳米载体等。

2012-11-29

Nat Cell Biol:抑制PKM2入成脑肿瘤治疗新途径

2012年11月2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得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了一条癌症促进蛋白质进入细胞核的分子途径,并发现它激发脑肿瘤的葡萄糖代谢途径,促进肿瘤细胞茁壮成长。 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研究阐述了丙酮酸激酶M2(PKM2)在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中的重要性。

201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