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成功构建出免受自然界的病毒感染的大肠杆菌菌株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对一种大肠杆菌菌株进行了改造,使其对自然界的病毒感染具有免疫力,同时也将这种细菌或其改造的基因逃逸到野外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Nat Commun:发现一种新型A型链球菌菌株毒性增加机制
如今,在一项新的基因组研究中,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和墨尔本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首次在澳大利亚社区发现了一种名为M1UK的新型A型链球菌菌株。
高效HN-AD菌株筛选及其强化除臭应用方面获进展
微生物异养硝化和好氧反硝化(HN-AD)的发现进一步完善了氮循环途径。由于HN-AD菌株生长速度快、活性高、增殖底物广泛、能同时进行有机物降解和生物反硝化的特性,克服了传统生物反硝化技
产纤维素酶菌株诱变育种及产酶机理研究中获进展
科研人员还利用研究中获得的差异表达基因、差异表达蛋白和关键候选基因构建了丝状真菌纤维素酶蛋白分泌途径模型,补充和完善了丝状真菌纤维素酶代谢调控过程及蛋白合成分泌途径。
JAFC:新的蜡样芽孢杆菌菌株对炎症性肠病(IBD)的改善作用取得进展
近日,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永中教授课题组在食品领域Top期刊、美国化学学会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21,69,14810-14823)(IF:5.279,1区)发表题为“Probiotic Bacillus cereus Alleviates Dextran
我国科研人员成功选育出普鲁兰多糖生产菌株并研发出相关生产技术
记者从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了解到,该研究所薛文娇研究团队成功选育获得一株不产色素的普鲁兰多糖生产菌株,并研发出相关生产技术。该项技术目前正在国内一公司转化,用于药用空心胶囊制造,将会逐渐替代一些动物类等副产品制造生产的重金属含量较高的空心胶囊。天然多糖具备抗氧化、抗疲劳、抗辐射、抗肿瘤、降血脂、抑制炎症和调节免疫等功能效应,在我国食品、保健品、医药及食品安全等
科研人员提高工业生产菌株抵御噬菌体侵染研究获进展
大肠杆菌BL21等工业菌种可广泛用于蛋白酶、蛋白类激素等产品的工业生产,但此类菌种易受噬菌体的侵染,至今仍无理想的解决方法。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毕昌昊、张学礼带领的团队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科研人员合作,在利用CRISPR/Cas9提高工业生产菌株抵御噬菌体侵染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构建了一个靶向切割噬菌体T7基因组多个位点的可编程的CR
研究建立适用于多核工业菌株的基因编辑系统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书山课题组构建了一种适用于多核工业菌的基因编辑系统,可实现大片段DNA无痕删除,为我国微生物工业发酵菌株的遗传改造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基因编辑工具,相关成果以A dual-plasmid CRISPR/Cas system for mycotoxin elimination in polykaryotic industrial f
科学家分离出近八千种人体消化道菌株样本
人体消化道是成千上万种不同细菌的家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布罗德研究所目前已分离保存了近8000种人体消化道菌株的样本,并揭示了其遗传和代谢背景。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Nature Medicine上。研究小组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收集了大约90人的粪便样本,深入了解了微生物种群在个体内的变化情况。这项研究的重点是生活在波士顿地区的人们,但研究小组也在收集来自全球各地的更多样本,希望能够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