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代谢》:南方医院团队发现,烟酰胺还是胃癌免疫治疗的必争之地!
研究团队在接受免疫治疗的胃癌患者队列中证实,以LC-MS/MS质谱分析法测出的患者外周血NAM/MNAM比值,可作为预测患者治疗应答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英矽智能泛TEAD抑制剂ISM6331获FDA孤儿药认定与临床试验许可,用于治疗间皮瘤
研发团队在第一轮化合物生成中成功获得3个具有前景的苗头化合物系列,并在Chemistry42 提供的亲和力和新颖性评分等辅助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分子优化,最终得到临床前候选化合物ISM6331。
Cell Chem Biol:科学家开发出有望治疗人类三阴性乳腺癌的新型抑制剂化合物
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员开发的潜在有效且耐受的双噻唑LOX抑制剂有望增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对化疗的反应。
中国医科大学马晓欣团队:发现癌症治疗新途径
7月23日,中国医科大学马晓欣研究团队在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WTAP
Am J Pathol:一种潜在通路或有望帮助开发治疗人类炎性肠病和其它炎性疾病的新型疗法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BB1就是这样一种精确的益生菌,其具有独特的生物学活性,能最大限度地增强机体肠道屏障的功能并保护机体抵御炎症的激活。
BioDesign Res:科学家有望利用细菌选择性靶向作用肿瘤细胞从而治疗人类癌症
为了克服细菌载体固有的局限性,研究人员开发出了特殊的大肠杆菌菌株—C@ECN-PL作为他们抗癌药物的新运输平台。
Cancer Res:LX1双靶点AR变异和AKR1C3对晚期前列腺癌具有治疗作用
本研究发现了新的小分子抑制剂,特别是LX1,可以抑制AR和AR- v7信号基因表达,降低AKR1C3酶活性,可作为晚期前列腺癌治疗药物的潜力。
这位勇敢的上海医生,首次使用通用型CAR-T治疗自身免疫病,当选Nature年度十大人物
这3名来自中国的患者是世界首批使用供体细胞(非患者自身细胞)来源的CAR-T细胞疗法治疗的自身免疫病患者,也是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Cell 首次发表CAR-T细胞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研究。
Immunity:张惠媛/胡洪波/刘新东团队揭示HIF2α在过敏性哮喘中的致病机制,提出靶向治疗新策略
该研究揭示了缺氧诱导因子2α在干性样Th2细胞向致病性Th2细胞的分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及调控机制,并提供了关于如何通过精确靶向HIF2α来治疗过敏性哮喘的实验依据和思路。
Science:谷氨酰胺在红细胞发育中起关键作用,调节谷氨酰胺代谢有望治疗一系列红细胞疾病
这项研究对β地中海贫血症等红细胞疾病的治疗产生了影响,因为用于治疗这些疾病的药物与红细胞成熟度的改善有关。然而,鉴于谷氨酰胺合成酶遍布全身,去除这种酶是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