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基因组测序表明玉米在几千年前适应北美高原地区

图片来自Native Seeds/SEARCH。2017年8月6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德国和墨西哥的研究人员发现证据表明玉米在几千年前通过进化适应了美国西南高地(或者说高原地区)。他们概述了他们的基因组研究,揭示出允许这种植物在更加恶劣的环境中存活的遗传变化。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7年8月4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Genomic estimatio

2017-08-06

我国自主研制可量产第三代基因测序仪在深面世

  基因测序的“100美元时代”何时来临?第三代基因测序仪实现全国产还要多久?7月31日,南方科技大学孔雀团队的一场成果发布会给出了这两个问题的答案:现在。当天上午,南京科技大学生物系副教授、瀚海基因董事长贺建奎带领团队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基因测序仪GenoCare在深圳市民中心面世。贺建奎介绍说,GenoCare是目前全球准确率最高且唯一一款应用于临床的第三代基因测序仪,其技术水

2017-08-03

Chemical Communications:二聚体蛋白荧光标记应用单分子FRET研究获进展

 6月19日,英国皇家化学会主办刊物Chemical Communications(ChemComm)以封面论文(Inside Front Cover)的形式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柯莎(Sarah Perrett)研究组题为A Co-expression Strategy to Achieve Labeling of Individual Subunits within a

2017-07-25

如何让单细胞测序变得如此简单?

2017年7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单细胞生物学研究一直是当今的热门话题,而且最前沿的领域就是单细胞RNA测序了(scRNA-seq)。常规RNA测序方法一次性能够对成千上万个细胞进行加工测序,并给出平均差异,但并没有两个细胞是完全一样的,而新型的scRNA-seq方法就能够揭示出制造每一种特异性的微小改变,甚至这种技术还能够阐明完整的新的细胞类型。比如,当来自博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

2017-07-20

DNA测序揭示早期人类如何在非洲扩散

  关于古代人类DNA的研究并不是一项享有平等机会的努力。过去10年间,早期欧洲人和亚洲人的部分基因组被测序了上百次,欧亚历史也在这个过程中得以改写。然而,由于基因材料在温暖、潮湿的气候中衰变得非常迅速,因此时至今日,科学家仅测序了一种古代非洲人类的DNA。近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丁举行的分子生物学与进化学学会年会上,科学家宣布,他们已部分测序了15个古代非洲人的基因组,样本

2017-07-20

德国助力测序受忽视生物体

 近日,德国的一个州为那些希望解密那些不太受关注的生物体基因的生物学家提供了一个大帮助。黑森州日前宣布为当地研究机构提供1760万欧元经费。这个为期7年的项目前一半将主要测序植物、动物和真菌。该项目还包括高通量测序约700种生物体,以及部分或重新测序数千种生物。“德国科学家正在向了解生命的基因基础方向迈出一大步。”美国史密森学会研究人员W. John Kress说。该经费将打造新的转化生

2017-07-11

Science:首次对野生二粒小麦进行基因组测序,有助改进未来的小麦产量和安全性

野生二粒小麦,图片来自Energin .R Technologies 2009 LTD. 2017年7月11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一个国际团队有史以来首次发布野生二粒小麦(Wild Emmer wheat)的基因组序列。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7年7月7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Wild emmer genome architecture and di

2017-07-11

基因测序揭示EB病毒多样性

众所周知,EB 病毒 (Epstein-Barrvires,EBV ) 对人体感染率很高,可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AIM ),并与某些肿瘤如鼻咽癌的发生密切相关。gp350是EBV表达的包膜糖蛋白,通 过与细胞受体CD21(CR2 )的结合,使 EBV

2017-07-03

北大汤富酬课题组发表单细胞表观多组学测序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

   2017年6月16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汤富酬课题组在《Cell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Single-cell multi-omics sequencing of mouse early embryos and embryonic stem cells”的研究论文。在国际上率先发展了对一个单细胞同时进行染色质状态、DNA甲基

2017-06-22

国内首例机器人荧光显像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成功

6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为一位高危前列腺癌患者成功实施国内首例达芬奇机器人荧光显像辅助技术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加盆腔扩大淋巴清扫术,目前病人恢复良好。荧光显影辅助技术可帮助医生在手术中极其敏感地发现转移性淋巴结,在保证肿瘤清除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缩小淋巴结清扫范围,缩短手术时间,减小手术创伤,降低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真正实现靶向手术、精准医疗。该患者今年62岁,因体检发现PSA升高

2017-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