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纳米孔DNA测序技术成功扫描单个蛋白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利用纳米孔DNA测序技术,来自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扫描了单个蛋白。通过在微小的纳米孔中一次一个氨基酸地慢慢移动线性化的蛋白,他们能够读出与该蛋白的信息内容有关的电流。
华大智造测序平台为呼市、自贡、阿盟等地疫情防控提供硬核支撑!
10月中旬以来,新一轮疫情再度来袭,全国多地出现了疫情反弹和零星病例,由于传播速度快且处于北京冬奥会即将来临之际,各级政府高度关注,疫情防控工作再次进入紧张状态。
EMBO :利用单细胞测序解析人胚胎脊髓发育过程
脊髓是外周系统与大脑间信号传递的桥梁。脊髓背角介导着外周感受信号,而腹侧对于运动功能的执行至关重要,同时也是低级反射的中枢。作为一种高度有序的中枢组织,脊髓由多种不同的细胞类型有序发育形成。虽然脊髓的发育在啮齿类动物中已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但对人类脊髓发育过程了解较少。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戴建武再生医学团队长期从事脊髓损伤
Science:研究人员发明平行和连续荧光原位杂交法 可测量单个细菌基因表达情况
加州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研究,介绍其发明的新型平行和连续荧光原位杂交(par-seqFISH)技术,可用于研究细菌种群内的单个细菌基因表达情况,有望成为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有力工具。研究人员主要通过基因表达了解细菌动向,而测量基因表达的传统方法通常是把复杂立体的整个细菌种群缩小,导致单个细菌“身份信息”丢失。因此,在微生物研究中,往往观察不到微观
研究报道红藻藻胆体-光系统II复合体的原位冷冻断层三维结构
海洋藻类为适应海底微弱的光环境进化出不同于高等植物的捕光系统。藻胆体(phycobilisome, PBS)则是蓝藻和红藻位于类囊体膜上的色素-蛋白超分子捕光复合体, 具有高效捕获传递光能的作用。藻胆体捕获的光能进一步传递给镶嵌于类囊体膜内的光系统II(photosystem II, PSII),在这个重要场所进行电荷分离,利用光能分
哈尔滨新增确诊病例基因测序结果公布
24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哈尔滨市卫健委副主任柯云楠通报了哈尔滨市疫情防控最新情况。9月23日0时-24时,哈尔滨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5例,均在巴彦县。根据目前已检出病例基因测序情况看,显示为德尔塔毒株,相关流调溯源工作正在国家和黑龙江省疾控专家指导下,紧张有序开展,如果有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新增确诊病例均是在集中隔离医
中国科学家开发新型胰岛素分泌监测荧光探针
胰岛素是体内唯一的降血糖激素,由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β细胞功能失调和胰岛素分泌紊乱是2型糖尿病的核心驱动因素。胰岛素分泌是一个精细的动态调控过程,如何可视化胰岛素分泌过程,揭示胰岛素分泌调控机制是胰岛生物学领域的难点问题。胰岛素在β细胞内与高浓度锌离子形成晶体结构,因此采用不透膜的锌离子荧光探针可标记胰岛素/Zn2+晶体,从而指示胰岛
基因组测序证实长江流域为中国李原始驯化中心
中国李是世界上商业化栽培最广泛的李种之一,适应性强,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李杏种质改良团队与桃种质资源团队联合破译了中国李高质量基因组,为其重要经济性状改良奠定遗传学基础,相关成果9月2日发表于《植物学杂志(The Plant Journal)》。据黄振宇博士介绍,研究团队首先利用二代、三代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