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细菌致病因子产生的主要调节子
--近日,来自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调节毒素产生的酶类或许可以危及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患者的生命,文章中研究者揭示,相同的酶类可以使得金黄色葡萄球菌利用感染者机体中的脂肪酸来制造细菌生长和繁殖需要的细胞膜,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PNAS上,为研究者开发新型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抗生素提供了一定的希望。
Biomacromolecules:可有效杀灭院内耐药致病菌的新型抗菌凝胶
近日,来自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他们在抵御医院强耐药性菌株上的一大突破,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Biomacromolecules上。
Nature:大脑抵御致病菌感染的内在免疫效力
2012年12月13日讯 /生物谷BIOON/ --白细胞在免疫系统功能中一直以来都扮演着“英雄”的角色,当感染来袭,骨髓中产生的细胞,可以通过血液运输来杀灭致病菌。但是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指出,机体个别的器官在免疫系统防御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NEJM:基因测序技术可实时分析疫情病菌类型
英国剑桥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报告说,他们利用一次MRSA疫情中留下来的样本,在实验室中重新模拟了不同亚型MRSA的传播情况,并用基因测序技术对这些病菌进行分析。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病菌,但如果它发生变异而对抗生素甲氧西林产生耐药性,引起的感染就难以治疗。
Blood:科学家发现白血病致病蛋白
近日,辛辛那提大学(UC)Hoxworth血液中心研究人员发现治疗白血病的新靶基因。这一研究结果将于7月26日刊登在美国血液学会Blood杂志上。 这项研究由在加州大学医学部儿科副教授和Hoxworth血液中心研究部主任Jose Cancelas博士领导,研究团队在动物模型中抑制Vav3蛋白,从而控制细胞信号转导,动物发展患有 BCR-ABL淋巴白血病被延迟。
BBRC:王建华等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致病机理研究获进展
HIV-1感染导致机体免疫系统被破坏不能有效抵御其它病原微生物的入侵。病原微生物的侵染已被认为是机体免疫激活的重要标志,而机体的免疫激活可能更进一步增强HIV-1的复制和传播。但机会性病原体如何加速免疫系统的破坏尚不明确。 树突状细胞(DC)是机体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在免疫防御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在HIV-1感染中,DC却起到了双刃剑作用。
PNAS:研究者揭示小鼠模型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的致病机制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PNAS在线刊登了中国疾控中心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Pathogenesis of emerging 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 in C57/BL6 mouse model”,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病毒在小鼠模型中引起严重发热的发病机制。
PNAS:工程改造的噬菌体细胞溶解酶可有效杀灭革兰氏阴性致病菌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PNAS在线刊登了美国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Structural engineering of a phage lysin that targets Gram-negative pathogens”,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一种工程改造的细胞溶解酶可以杀灭革兰氏阴性致病菌。 噬菌体是一种可以感染细菌具有多产能力的病毒,随着噬菌体感染细菌最终可以引起大多数细菌的死亡。
Nature Genet:科学家发现皮肤疾病致病基因的突变
2012年9月17日 电 /生物谷BIOON/ --由安徽医科大学和BGI领导的一中国研究小组最新证实甲羟戊酸激酶基因(MVK)遗传突变和弥漫性浅表性光化性汗孔角化症(DSAP)之间有密切联系。这项研究发现为揭示DSAP遗传发病机制迈进了一大步,有助于开发分子诊断和治疗技术。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 Genetics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