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 immunol:调节性T细胞缺失引发小鼠Th2型自身免疫胃炎

免疫系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区分自我与非我,从而在抵抗外界侵染的同时避免对自身组织的误伤。T细胞免疫耐受从胸腺发起,主要由外周的淋巴结组织发挥功能,其中T细胞的删除、免疫耐受以及调节性T细胞共同作用保证体内免疫稳态。

2016-06-12

酶DNASE1L3或可用来治疗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当细胞死亡时,酶DNASE1L3不能够降解释放到血液中的DNA可能是狼疮中炎症的一种主要的触发物。

2016-06-11

Cell:特殊基因开关或帮助开发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新型疗法

个体机体的基因组成往往在自身免疫疾的发生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比如多发性硬化症等,但如今研究者们并不清楚为何自身的免疫细胞会进行自我攻击?近日刊登于国际著名杂志Cell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就通过研究鉴别出了自身免疫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他们发现了一种主要的基因开关或可开启/关闭机体特殊类型免疫细胞的活性。

2016-06-05

J immunol:BTK介导Tfh分化促进自身免疫反应的发生

在自体免疫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过程中,B细胞的稳态失衡是重要的病理学标志。患者的血清中会出现大量针对自体细胞核抗原物质的抗体,这些抗体会沉积在关节,眼睛,皮肤,肺脏以及肾脏中,从而引发炎症反

2016-05-31

Clin Trans Immunol:PD-1抗体能够激活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

特异性识别“检查点分子(checkpoint molecules)”的单克隆抗体目前正应用于治疗传染性疾病与癌症。对于患有传染性疾病与癌症的患者来说,体内正是缺少能够抵抗病毒或恶性肿瘤细胞的免疫反应。Anti-PD-1或PD-L1抗体

2016-05-30

高建新教授:肿瘤干细胞广谱、特异性抗原的鉴定、功能和免疫治疗应用前景

上海2016年5月9日讯 /生物谷BIOON/ --5月7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6(第二届)肿瘤干细胞转化医学论坛隆重召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仁济临床干细胞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肿瘤发生与免疫研究生主任高建新教授

2016-05-10

Cell:新研究支持卫生假说,婴儿肠道微生物组影响自身免疫疾病

研究人员研究了来自三个不同国家的婴儿肠道微生物组,发现支持卫生假说的证据,而且指出细菌菌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至少部分上能够解释在西方社会发现的免疫疾病增加。

2016-05-08

J Leukocyte Biol:科学家开发出新型的自身免疫疾病疗法

发表在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Leukocyte Biology上的一项研究论文中,来自瑞士日内瓦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名为盐诱导性激酶的特殊酶类或可帮助有效遏制和自身免疫疾病相关的失控炎性表现;研究者指出,通过抑制盐诱导性激酶的效应就可以明显限制特殊免疫细胞中炎性分子的产生,而这就验证了通过人类免疫细胞来增加局部抗炎性IL-10水平的一种治疗疾病的理念。

2016-05-06

诺华自身炎症性疾病药物Ilaris三项适应症获FDA突破性疗法认定!

近日,FDA授予诺华自身炎症性疾病药物Ilaris三项“突破性疗法”认定,涵盖适应症包括周期性发热综合征或遗传性周期性发热等。Ilaris(canakinumab)是一种选择性、全人源化、抗-IL-1β单克隆抗体,靶向抑制白介素-1β(IL-1β)。

2016-04-28

寄生虫有望治疗自身免疫疾病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研究人员发现寄生虫感染能够导致肠道中的微生物组发生有益的变化,这可能能够用来治疗炎症性肠病。

2016-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