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揭示记忆性B细胞抗原受体基底水平信号的分子机制
8月1日,国际学术期刊《物理化学快报》(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及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龙冬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许琛琦研究组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Probing Transient Release of Membrane-Sequestered Ty
Science子刊:机械反应性干细胞疗法通过靶向组织硬度攻击癌症
图片来自图片来自Linan Liu & Jenu V. Chacko2017年8月1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基于干细胞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选择性地靶向和杀死癌变组织,同时通过以更加局部的方式治疗这种疾病来阻止化疗的医学毒副作用。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7年7月26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
Nat Commun:T细胞信号转导过程在免疫反应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2017年5月17日/生物谷BIOON/---被称作T细胞的免疫细胞在身体抵抗感染和癌症的能力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几十年来,导致T细胞活化的分子信号转导过程的详细信息仍然是一个谜。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和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研究人员首次描述了T细胞受体识别一种抗原(如病毒蛋白)从而触发导致一种免疫反应的前几个步骤发生的机制。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5月16日在线
鉴定慢性病毒感染抑制B细胞反应机制
大多数病毒感染触发B细胞产生中和抗体,但是对少数导致慢性感染的病毒而言,B细胞因某种原因不能够完成它们的功能。根据三篇独立地发表在Science Immunology期刊上的研究,至少对小鼠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CMV)而言,这种抑制的最大促进物经证实是一组被称作I型干扰素(IFN-I)的细胞因子。
J immunol:记忆性T细胞参与移植排斥反应新机制
在机体抵抗外界微生物抗原的感染之后,效应T细胞能够分化为记忆性细胞,从而提供有效的长期保护。而在器官移植过程中,微生物侵染引发的记忆性T细胞则能够与异源的器官组织中的抗原产生交叉反应,从而引起移植排斥反应。研究认为,TCR的亲和度对于异体移植免疫反应具有关键的作用,然而,低亲和力的记忆T细胞与高亲和力记忆T细胞产生的不同效应其内在的分子机制目前仍不太清楚。
J Immunol:胸腺中存在大量自体反应性B细胞
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初级淋巴器官,前T细胞进入胸腺后能够迁移到皮质区域从而进行TCR的重排。之后,T细胞会发生两个主要的选择事件。首先,TCR会选择性地与MHC分子进行结合,发生阳性选择过程,介导阳性选择过程的主要
J immunol:T胸腺中富集自身反应性B细胞
胸腺是T细胞分化的发生地,也是重要的淋巴器官。始祖T细胞从骨髓出来,经过皮质延髓束进入胸腺,并在其皮质区域进行TCR的重排。之后,表达TCR的这部分T细胞在胸腺中经历了两次重要的选择。首先,它们通过阳性选择检
时玉舫教授:间充质干细胞和适应性免疫反应
6月18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6(第七届)细胞治疗国际研讨会于武汉欧亚会展国际酒店隆重召开。苏州大学特聘教授时玉舫参加了会议,并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报告"间充质干细胞和适应性免疫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