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而女性则更易患自身免疫疾病和过敏症?

2017年8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我们都知道,性激素会驱动男性和女性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比如女性的乳房增大、臀部变宽;男性肌肉量增加、毛发生长迅速等;但如今研究人员发现激素还会对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明显的影响,而且会帮助机体嵌入一种特殊机制来帮助抵御和保护机体抵御多种疾病的发生。有研究表明,这或许存在一定的进化学依据,物种的生存意味着男性更容易被病毒入侵感染,但女性机体反应性较强的免疫

2017-08-21

Nature Immunology:预防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机制新发现

 我们从前未知的,在免疫系统内的安全机制使我们的身体远离自身免疫性疾病。来自卡罗林斯卡学院的研究人员在人体的天然免疫系统中发现了一种细胞—NKT细胞,这种细胞可以阻止在获得性免疫系统中,免疫细胞对机体自身原始的细胞发生反应,从而阻止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该研究发表于学术期刊Nature Immunology上。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发生时,免疫系统会触发患者的免疫

2017-08-03

免疫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起着意想不到的作用

  一项新的研究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即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潜在发病机制提供了有趣的见解。该研究发表于12月的Cell Press上的Immunity杂志上,研究展示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起关键作用的一种免疫细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以期将树突状细胞作为一种新的

2017-08-01

研究发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控制机制

 瑞典医科大学卡罗林斯卡学院的研究者发现了一种新的免疫系统的控制机制。这个发现对严重疾病的治疗具有潜在的意义,例如多发性硬化(MS),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卡罗林斯卡学院医学系副教授Mikael Karlsson说“现在我们已经开始了解这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调节机制,我们希望能够找到新的治疗。”且这项研究后面的一个小组在享有很高声誉的期刊 Journal of Experiment

2017-07-27

JEM:自身免疫疾病的障碍或将开启HIV新型疗法的大门

2017年7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能够保护机体抵御自身免疫疾病的过程,然而该过程能够抑制机体免疫系统产生中和HIV-1的抗体,相关研究或能帮助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疫苗来刺激机体产生HIV的中和性抗体。图片来源:NIH有些感染HIV

2017-07-12

首次证实帕金森病部分上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

图片来自Wikipedia。2017年6月22日/生物谷BIOON/---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这种疾病的一种关键特征是受损的α-突触核蛋白(alpha-synuclein)在帕金森病患者体内的一种被称作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脑细胞中堆积。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和拉荷亚过敏症与免疫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首个直接的证据证实自身免疫反应在帕金森病中发挥着作用。这一发

2017-06-22

大脑中的免疫细胞或和阿尔兹海默病等神经变性疾病发生直接相关

2017年6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索尔克遗传实验室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首次对组成大脑一线免疫防御机制—小神经胶质细胞的分子标记特性进行了描述,研究人员发现,小神经胶质细胞在多种神经变性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发生上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包括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疾病、亨廷顿氏症、精神分裂症等。图片摘自:Nicole Coufal研

2017-06-03

科学家发现引发自身免疫疾病的“元凶”

2017年5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国立犹太医学中心(National Jewish Health)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鉴别出了引发自身免疫疾病的原因,相关研究或为理解为何女性遭受自身免疫疾病要比男性更为频繁提供了新的线索,同时也为开发抑制人类自身免疫疾病的新型治疗靶点提供了

2017-05-16

研究确定了诱发自身免疫疾病的“根源”

 来自国家犹太卫生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确定了一种诱发自身免疫疾病的根源,红斑狼疮,克罗恩氏病和多发性硬化症等自身免疫疾病有望得到解决。发表于《临床调查》杂志上的文章解释了,为什么女性受到自身免疫疾病困扰的问题多于男性,并提出预防人类免疫疾病的治疗靶点。研究人员表示:“我们的研究确定了与年龄有关的B细胞就是诱发免疫疾病的驱动器,我们证明了B细胞中的转录因子T-bet不断促使与年龄相关的B细胞发

2017-05-12

BD复旦儿科医院流式学院首度开课,助力临床免疫性疾病精准诊疗

对于确诊免疫缺陷的患儿君君而言,虽然需要终身注射,但他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身体上也并未留下后遗症。身为临床免疫科医生,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临床免疫科主任王晓川接触的众多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儿中,很多家庭

2017-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