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四种方法帮助上班族自我调节

按理说,找不到工作,心理压力大,心情郁闷可以理解。不过现实的情况却是,找不到工作不快乐,已经身在职场工作着的人,同样也高兴不起来。当前职场人群普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上班族的心理健康。上班族普遍心理状态不佳根据一项针对职场人工作心理健康状态的调查显示,内地约九成职场人表示自己并不快乐,而“工作时感觉良好”的人群连一成都不到。

2015-02-15

Autophagy:诱导癌细胞“自我毁灭”核心蛋白

近日,A * STAR研究员确定了一种磷酸蛋白在促进健康细胞自毁和卵巢癌进展中的作用。

2015-01-23

Nature:中科院科学家揭示蛋白因子之间的竞争性结合调控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的新机制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科学家揭示蛋白因子之间的竞争性结合调控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的新机制。

2014-08-14

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或可通过定向任务锻炼改善其自我意识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euroRehabilitation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Kessler基金会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多发性硬化(MS)患者或许可以通过进行定向任务的认知康复锻炼来有效改善其自我意识。

2014-08-26

Zool Scrip:朱朝东等在两个跳虫种团分化和南北地理隔离研究中获进展

秦岭-大别山山脉-淮河主体东西走向。它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东部的南北地理分界线,也是气候、农业、人文分界线或自然过渡带。中国东部人类活动交流频繁,且地势差异尤其在东部平原区相对有限。学界认为这条南北分界线

2014-05-23

连接”被隔离“的医学大数据

有人认为,大数据将有助于提高医疗保健行业的效率,促进在该行业推行问责制。然而到目前为止,其他行业在这方面要成功得多:通过对多种数据源进行大规模的整合和分析,获得了实用价值。那些成功行业弄明白了一个问题

2014-06-25

NRR:青少年社会隔离是诱发神经发育认知障碍的“关键期”

啮齿类动物的社会隔离饲养已被证实能诱发成年动物的认知和行为功能障碍,因此常用于建立拟精神分裂症的动物模型。 但已有的研究工作所采用的社会隔离是从出生后21d至成年,应激持续时间较长,经历了幼年-成年早期-成年阶段,从而无法确定早期应激诱发认知障碍的“关键期”。而此关键期的确定对于进一步研究精神疾病认知障碍的发生、发展机制,以及随后的脑区内药物注射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013-05-23

Nat Biotechnol:开发出使梗死心脏自我修复及再生的合成性信使RNA

研究者通过表达一种可以诱导心脏血管再生的因子,就可以使得心脏受损的小鼠痊愈,相关研究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Biotechnology上。 (Credit: © mgkuijpers / Fotolia) 2013年9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和哈佛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治疗心脏病发作的疗法...

2013-09-09

Science:社会隔离损害了大脑的“绝缘性”

对年幼小鼠的新的研究表明,社会性隔离,即一个被剥夺的环境,会影响大脑绝缘细胞的发育。Manabu Makinodan及其同事说,事实上,看来有一个独特的时期,在该时期中社会经验可促成这些细胞的适当的成熟。这些发现为一个不断增加的人类研究增添了内容,这些研究显示,孩提时期的疏忽可导致成年时不正常的认知和社会行为——它们还可能揭示这些亏损是否能够被逆转。

2012-11-18

Structure:X-射线技术揭示细菌自我防御机制

2012年9月17日 电 /生物谷BIOON/ --奥胡斯大学一个研究小组在细菌如何控制自身细胞中毒素量的研究中获得了最新突破。这些新发现可能最终导致治疗细菌性感染的新方法的出现。 许多致病细菌能够通过形成不易受到传统抗生素影响的存留细胞(persister cell)进入休眠状态。这给治疗危及生命的疾病如肺结核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存留细胞的存在往往会导致患者得到治疗后感染复发。

2012-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