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Genet:发现影响HCV自我清除的新基因

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基因——干扰素Lambda 4(IFNL4),它能够阻碍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清除。他们还发现这个基因中存在一种遗传变异,该变异能够预测患者对丙肝感染治疗的反应。这项研究的结果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NCI)的调查人员获得,他们的合作者包括了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和其他机构,研究结果被刊登在2013年1月6日的Nature Genetics杂志上。

2013-01-09

JACS:多肽组装中序列效应研究获新进展

来自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化学会志》(JACS)上合作发表了题为“Sequence Effects on Peptide Assembly Characteristics Observed by Using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的研究论文,通过扫描隧道显微技术(STM)来研究氨基酸序列对多肽组装结构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2013-06-19

ACS Nano:自组装纳米丝加强药物运送能力

2012年10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尽管大多数开发的作为药物运送工具的纳米颗粒是球形的,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着圆柱形的纳米颗粒在两个目标上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在血液中存活足够长的时间以便达到它们的预定目标,同时穿过细胞壁以便将它们携带的药物运送到肿瘤细胞内部。

2012-11-19

Small :DNA可控自组装贵金属纳米结构研究获进展

DNA纳米技术高效制备结构可调的金颗粒二聚体 胶体纳米粒子的“自下而上”自组装是纳米材料领域的热点研究内容,在纳米尺度内调控粒子的自组装过程,对研究粒子之间的近场相互作用、制备功能纳米材料及发展纳米器件等具有重要意义。

2013-03-26

Small:王强斌等DNA可控自组装贵金属纳米结构研究获进展

胶体纳米粒子的“自下而上”自组装是纳米材料领域的热点研究内容,在纳米尺度内调控粒子的自组装过程,对研究粒子之间的近场相互作用、制备功能纳米材料及发展纳米器件等具有重要意义。

2013-03-24

Nature:研究者或开发出抵御流感病毒的自组装纳米粒疫苗

当铁蛋白(灰色)与血凝素(蓝色)融合之后,其就可以在表面装配形成含有8个刺突的球体结构。 (Credit: NIAID) 2013年5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的研究人员通过对小鼠和雪貂进行研究,开发了一种新方法,通过新型的抵御流感的免疫接种,就可以表现出较强的免疫效应以及保护作用,其相比当前的季节性流感疫苗更为有效。

2013-05-23

Cell Stem Cell:Oct4蛋白可助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

英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维持胚胎干细胞多功能性的关键蛋白Oct4在其水平下降时会诱发胚胎干细胞进行自我更新,从而使干细胞数量保持在一个均衡状态。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细胞—干细胞》杂志上。 作为维持胚胎干细胞多能性的关键蛋白,Oct4控制着胚胎形成早期的基因表达,在保证多功能干细胞数量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过去科学家一直认为,一旦这种蛋白水平降低,就会使得新生干细胞的数量随之下降。

2013-05-11

PNAS:测序组装染色体技术

你有没有试过在不知道最终图案的情况下玩拼图游戏?这正是一些基因组研究人员在尝试通过新一代DNA测序数据,拼接成染色体时所面临的同样问题。这些染色体能提供基因组组织和结构变异方面的信息,有助于解析进化历史。为了能拼凑出这些染色体来,科学家们可以通过物理或者遗传图谱完成,但是对于许多物种而言,这种指导性的图谱并不存在。

2013-01-16

Cell: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机制

2012年10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胚胎干细胞分化成不同类型的具有不同功能细胞的能力是由一系列复杂的化学相互作用调节和保持的,了解此过程是有助于发展干细胞疗法。 近日,一项新的研究在干细胞保持其未分化状态的机制中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10月26日的Cell杂志上。

2012-10-27

Mol Syst Biol:自我调控网络决定着肿瘤细胞的遗传程序

2012年9月26日 讯 /生物谷BIOON/ --柏林夏洛蒂医科大学(Charité -Universitätsmedizin Berlin)科学家们能够解释一种控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未知调控网络。理解这种调控网络是分子肿瘤生物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以便解析出确定在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中产生哪些分子和产生多少这些分子的基因之间的关系。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