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Res:刘小龙等揭示Lis1调控胚肝造血干细胞扩增的分子机制
5月23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刘小龙研究组的研究论文Lis1 is required for the expansion of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in the fetal liver。该成果揭示了Lis1调控胚肝造血干细胞扩增的分子机制。
Cell Stem Cell:免疫细胞或可调节造血干细胞 为白血病治疗提供希望
在病毒感染期间,免疫细胞可以控制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从而为机体提供防御机制,这项研究或许帮助研究者开发新型治疗骨髓疾病比如白血病的新型疗法。
Nature:造血干细胞的雌雄差别
干细胞被长距离信号相对于被组织内的局部信号调控的程度是干细胞生物学中一个基本问题。很多研究工作都集中在干细胞龛是怎样对组织内的局部信号做出反应的。
Nature:造血干细胞的层级
这篇研究论文报告了在分子上和功能上都截然不同的、为血小板特异性基因表达做好准备的一个亚组的造血干细胞 (HSCs) 的识别和分离。进一步的分析显示,专为血小板做好准备的HSCs 经常有一个“长期髓系偏向”,能自我更新和产生“淋巴偏向的HSCs”,从而将它们置于HSC层级的最高点。这一新的干细胞类群也许能为化疗和骨髓移植后增强血小板重组提供一个重要的治疗目标。
Nature:科学家发现引发造血干细胞老化的分子开关
2013年10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德国乌尔姆大学等处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新型的分子开关,其或许可以在促进血液干细胞老化的过程中,减缓部分老化的干细胞被破坏,相关研究刊登在了国际著名杂志Nature上。这项研究或为研究者寻找相关疗法来缓解或者逆转老化过程提供一定思路。
Cell Stem Cell:揭示造血干细胞来源的秘密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Perelman School of Medicine)细胞和发育生物学教授Nancy Speck博士发现在发育中的胚胎里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blood stem cells, HSCs)的直接前体细胞存在分子标记Ly6a,从而为利用细胞工程技术让前体细胞制造造血干细胞提供极其需要的新启示。
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的规范化方案
编者按:下肢缺血是一种常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治愈率低的特点。在我国造成下肢缺血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足等。谷涌泉、黄平平、杨晓凤等利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疾病,临床研究结果证明安全有效。结合众位专家治疗的方案,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会干细胞工程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的《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的专家共识》。
Genet:Dnmt3a抑制造血干细胞自我更新基因表达
在骨髓中,造血干细胞既可通过分化变成任何一种类型的血细胞,也可通过自我更新维持自己的数量。2011年12月4日发表在《自然-遗传学》期刊的论文“《Dnmt3a是造血干细胞分化所必需的》(Dnmt3a is essential for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differentiation)”表明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Dnmt3a基因丢
PLoS ONE:Bmi1赋予造血干细胞抗氧化应激的能力
多梳复合物(PcG)蛋白是干细胞的一般调节因子。Bmi1基因编码了多梳抑制复合体1(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1,PRC1) 的一个核心元件,在长期培养期间,它维持了造血干细胞(HSCs)的再生能力。之前的研究就已经发现,逆转录病毒介导了Bmi1的过表达。然而在体内,Bmi1的过表达对HSCs的影响还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