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器官”点亮溃疡性结肠炎研究之路:hiPSC-COs模型的构建与探索
本研究从hiPSC系分化出hiPSC-COs,确定了诱导其炎症的条件,处理后的hiPSC-COs呈现多种特征,与UC患者相似且对药物有反应,为UC病理机制和药物研发提供了准确模型。
GLP-1先驱获拉斯克奖,他们催生了司美格鲁肽,彻底改变了肥胖治疗方式
2024年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和开发基于GLP-1的药物,这些药物彻底改变了肥胖的治疗。
Redox Biol:牦牛活性肽通过抑制VEGF/MAPK/炎症信号传导抑制缺氧诱导的肺损伤
从牦牛奶渣中提取的肽Leu-Val-Tyr- Pro-Phe-Pro-Gly-Pro-Ile-Pro-Asn (LV)可能对持续缺氧引起的急性肺损伤具有潜在的保护作用。
Protein & Cell:冷泠课题组揭示皮肤类器官移植促进冻伤创面无瘢痕愈合
这项研究强调了皮肤类器官在冻伤期间的细胞命运调控、ECM重塑和皮肤功能恢复方面的重要作用,展现了类器官在促进冻伤损伤愈合和无瘢痕修复的巨大潜力,为冻伤导致的皮肤损伤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选择。
Cancer Discovery :胶质母细胞瘤皮质类器官显示恶性向非恶性细胞频繁的物质转移
此研究不仅开发了用于剖析人类胶质母细胞瘤的肿瘤异质性和细胞间通讯的GCO模型,还证明了恶性肿瘤细胞可将转录本频繁转移至非恶性细胞中,但其功能意义仍然未知。未来还需进一步探索这种转移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
科学家开发全新利钠肽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受限少、半衰期长
REGN5381作为一种长效NPR1激动剂,在动物和首次临床试验中均展示了其强大的治疗潜力。REGN5381能够持久降低静脉压力,可以避免频繁输注的困扰,并且不产生显著的副作用。
替尔泊肽SURMOUNT-1研究3年结果公布
在为期 193 周的研究中,替尔泊肽的总体安全性和耐受性特征与之前发表的 SURMOUNT-1 72 周结果一致。最常报告的是胃肠道相关不良事件,如腹泻、恶心、便秘和呕吐等,严重程度通常为轻度至中度。
Nature Medicine:全面揭示“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的健康益处和风险,降低42种疾病风险,增加19种疾病风险
这项大规模观察性研究证实了之前的 GLP-1RA 研究和临床试验结果,也揭示了之前未报告的 GLP-1RA 的新的健康获益和风险。
柳叶刀:GLP-1类药物遇挫,对帕金森病患者没有任何治疗益处
这项 3 期、多中心、双盲、平行组、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显示,每周 1 次,持续 96 周的艾塞那肽治疗帕金森病患者,没有显示出任何治疗益处。
Theranostics:中国科学家制定骨类器官开发与应用的标准化与共识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整合当前的研究成果制定了类骨器官开发与应用的标准化与共识,用以指导未来股类器官的研究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