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 Syst:短命或帮助揭示基因表达和长寿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不同个体中遗传差异的不同会影响其寿命,但最近一项刊登在Cell Systems上的一项研究就发现,幼年个体中基因表达模式的差异或许可以帮助预测个体的寿命,文章中研究者对非洲鳉鱼进行研究发现,在幼年时参与细胞能量产生的基因活性较低时,动物或许就趋于活得更久。

2016-02-29

再生医学新进展 人类抗癌基因抑制斑马组织再生

再生医学或许可以在未来某一天帮助医生进行先天性畸形的修复,帮助病人重新长出受伤的手指,甚至是进行心脏修复。但要实现这一切,就必须考虑如何攻破机体自身的抗癌保护系统。最近,来自美国UCSF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人类基因可能是这一保护系统中一个重要部分,既能阻止癌症发展又会阻断健康组织的再生。

2015-12-31

美国首准转基因三文上市:称营养和安全无虞,中国是老师

11月19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转基因三文鱼(学名为大西洋鲑鱼)上市,成为全球第一个进入市场的转基因动物食品。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再次引发了人们广泛热烈的争论。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在转基因鱼类科研领域,中国科学家一直处于最前沿。

2015-11-26

O2O平台卖处方药“打擦边球”还是“漏网之”?

随着O2O模式的兴起,传统行业纷纷触网,人们的衣食住行正因互联网而发生改变,医药行业也不例外。创新探索的同时,也面临一些市场问题。近日,多家医药O2O平台被曝展示、销售处方药,此事引发社会的高度关注。这究竟是打政策“擦边球”的有意为之还是审核程序中的“漏网之鱼”?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调查。记者调查:多家医药O2O平台现处方药,购买无障碍

2015-11-23

徐国彤:视网膜下移植不同干细胞对大鼠视网膜变性的干预作用

2015年11月10日讯/生物谷BIOON/--11月06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5(第七届)干细胞技术与临床转化论坛在上海君衡城市酒店举行。来自同济大学医学院的徐国彤院长在会议上发表了题为"视网膜下腔移植不同干细胞对大鼠视网

2015-11-10

是如何避暑的?

一项由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Leanne Currey博士的课题组称,他们发现,鱼类为了抵御变暖的气候,撤退到了更深的大洋底。这项研究为气候变化对大洋生态的影响提供了直接证据。相关研究发表在《Coral Reefs》上。

2015-08-17

斑马——CRISPR高通量基因功能研究新平台

近日,来自美国NIH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利用CRISPR-CAS9技术靶向斑马鱼特定DNA序列进行基因功能探索和人类治病基因的发现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genome research。

2015-06-09

NEJM:内血管疗法治疗中风症的有效性被证实

近日,一项发表于国际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证实了早期的一项研究发现,即治疗缺血性发作的名为腔内血管治疗(ET)的操作过程或是患者的最佳选择,来帮助其减少患者残疾事件的发生。

2015-04-20

娃娃全基因组测序启动

近日,娃娃鱼全基因组测序计划已全面启动,该计划由Macrogen千年基因和河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徐存拴教授以科研合作的形式共同启动,将沿用目前国际公认的de novo测序方案(454&454+测序平台为主,结合多种平台)完成娃娃鱼全基因组和转录组测序,并将于国际上首次绘制其全基因组图谱。

2015-03-26

太平洋群岛发现陆生:上岸进行求爱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最新研究发现,鱼儿并非离不开水,太平洋高冠鳚就是一个鲜活实例,这种陆生鱼生活在密克罗尼西地区,它们在海岸上进行社交和求爱活动,不过它们不能远离水源,因为它们是靠腮和皮肤呼吸,一旦皮肤完全变干,它们就会窒息死亡。 1.离开水体的鱼 离开水体的鱼 有时候一条离开水的鱼并不会令人感觉到“鱼儿离不开水”,至少如果它是一条太平洋高冠鳚(如图所示),结果就会如此。

2015-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