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Angew Chem:研究人员改进了纳米粒子—更准确地递送抗癌药物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小组合成了一种新类型的纳米粒子以防止药物过早释放,这种新类型的纳米粒子有望更准确及更高效地将抗癌药物递送至肿瘤。这项研究工作发表于Angewandte Chemie上,并作为本期期刊的封底。 在文章中,生化及分子医学部主席Kit Lam教授和他的团队报道了一种新类型的胶束(称为双反应硼交联胶束,BCMs),能对特定的触发响应产生理化变化。

2012-11-19

Nature Nanotechnol:肿瘤血管正常化有助化疗药物递送

旨在提高癌症治疗的结果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和纳米药物两种治疗策略的结合只有当使用最小纳米药物的时候,这两种治疗策略的结合才可能是成功的。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MGH)研究人员在《自然纳米技术》上发表文章称:肿瘤组织内血管正常化能提高标准化疗药物的传递,可以阻止更大的纳米药物分子进入肿瘤血管。

2012-11-18

J Neurosci:脑部特殊褶皱有助准确记忆

前脑一个被称为“副扣带沟(PCS)”的摺痕显然可以帮助人们更准确记住事情是想像出的还是真实发生了,或记住真正说话的是哪个人。据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称,这是人类出生前最后长出的几条结构性褶皱之一,而且每个人的大小迥异。研究人员说,有这种褶皱的人记忆力要比没有的人强许多。 据剑桥大学的新闻公报称,53名健康的、无认知困难史的成人志愿者参加了这项研究。研究报告发表在了《神经科学期刊》上。

2012-11-18

:药物递送至胰腺的纳米疗法

哈佛大学生物发酵工程Wyss研究所与波士顿儿童医院进行研究合作,开发出了一种"聪明的"可注射纳米疗法,此法可被设计为选择性地递送药品至胰腺细胞。虽然这种纳米技术还需要开展大量的测试和改进才能用于临床治疗,但它能通过增加治疗效果和减少副反应而潜在地改善I型糖尿病的治疗。

2012-11-19

PloS ONE:ORMOSIL納米粒子或能成为脑部药物递送工具

(共聚焦显微成像中,亮红色的斑点是果蝇神经元轴突中的ORMOSIL纳米颗粒簇。) 2012年1月9日,据《每日科学》报道,在果蝇的图像中,成簇的神经元都亮了起来,在大脑中形成了一个明亮发光的高速公路网络。 这正是布法罗大学的研究人员Shermali Gunawardena所希望看到的:这意味着,ORMOSIL,一种新型的纳米粒子,成功穿过了昆虫的大脑。甚至在长期接触后,细胞和果蝇仍安然无恙。

2012-11-19

Science:孤僻者和善交际者的脑部连接不同

一个人认识的人越多,他脑中的某些部分会长得越大。 据研究人员披露,具体地说,人们发现那些已知处理如面孔等社会信息的脑区域在那些一直居住在较大群组的动物中会较大。 Jerome Sallet及其同事对23个或是独居,或是与一位朋友同住或是生活在一个数目为3至7个猴子的社会性群体中的恒河猴的脑子进行了研究。

2012-11-18

Sci Transl Med:用新的抗炎症药物来对付脑部疟疾

5月23日,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在线刊登了国外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Effective Adjunctive Therapy by an Innate Defense Regulatory Peptide in a Preclinical Model of Severe Malaria,”,文章中,研究者用新的抗炎症药物来对付脑部疟疾。

2012-11-18

ACS Nano:纳米注射器递送靶向治疗脑癌的化合物

纳米医学研究人员已开发了一种选择性杀死脑癌细胞的方法,此方法通过一种微量注射器将复合化疗药物直接递送入癌细胞内。该研究结果将发表在4月24日美国化学协会期刊ACS Nano上。 多形性恶性胶质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是一种最常见的、最具侵袭性的恶性原发脑肿瘤,不管用当前任何医疗干预方法,包括手术、化疗和放射治疗,典型患者只有14个月平均存活时间的预后。

2012-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