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中科院研究脊椎动物颌起源获关键证据

一个由中英法等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利用最先进的同步辐射X射线断层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对来自中国4亿年前无颌类盔甲鱼的脑内颅进行了三维虚拟重建。这项研究为脊椎动物颌的起源提供了关键证据。 8月18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以封面推荐文章的形式报道了这项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盖志琨、朱敏和英法等国科学家合作完成的成果。

2012-11-18

三维CT技术有助提高脊椎手术成功率

美国医疗人员最新研究表明,一种新型手术导航技术有助于提高脊椎重建手术的成功率,并可减少相关并发症状。

2014-04-22

BMJ:研究者就脊椎推拿术是否能够治疗颈痛展开激烈辩论

一直以来,关于脊椎推拿术的医学功效存在巨大分歧,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上的两篇文中,研究者对于脊椎推拿术治疗颈痛是否该废止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2012-11-18

Cell Research:泛素连接酶Fbxl14在脊椎动物轴发育中扮演重要角色

3月13日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李逸平研究组关于“泛素连接酶Fbxl14在脊椎动物轴发育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研究成果。 泛素连接酶作为一种翻译后效应器,对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而泛素连接酶SCF(Skp1-Cullin-F-box protein)复合体重要组件的F-box蛋白主要作用是对靶蛋白的特异性识别。

2012-11-18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古脊椎所研究发表泰国古猿化石地点的犀牛新种

在泰国那空叻差是玛省的塔昌地区,此前在几个采砂坑中发现过哺乳动物化石。该地区位于曼谷东北220公里的呵叻高原上,砂坑分布于孟河岸边,其沉积物由未固结的泥岩、砂岩和砾岩组成。化石主要由采砂坑的工作人员收集,并提供给那空叻差是玛皇家大学等机构,也有由古生物学家进行科学发掘取得的材料。在这些化石中,2004年报道了人科的呵叻古猿,使塔昌化石地点引起广泛关注,但化石层位的年代很难精确判断。

2013-07-01

Evol Bioinform:于军等构建“脊椎动物进化分支共调控基因数据库”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Evolutionary Bioinformatics 刊登了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基因组科学与信息重点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成果“LCGbase: A Comprehensive Database for Lineage-Based Co-regulated Genes。”研究人员成功构建出“脊椎动物进化分支共调控基因数据库”。

2012-11-18

Epigenetics:罗琛教授揭示脊椎动物DNA表观遗传修饰

基因组DNA甲基化印迹的进化起源和功能是表观遗传、发育及进化生物学中经历了长期研究但一直没搞清楚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近日浙江大学罗琛教授实验室通过对两性生殖的二倍体金鱼,斑马鱼和单性生殖的多倍体金鱼ntl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以及对表达核胚胎发育影响的研究,揭示了动物中基因组印迹起源于最低等的脊椎动物,通过抑制单性生殖而调控脊椎动物基因组加倍-二倍化进化过程...

2011-12-01

Science:脊椎动物共用古老的神经回路来完成复杂的社会行为

神经元 (Credit: © Roberto Robuffo / Fotolia) 近日,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者发现,人类、鱼类和蛙类可以共用一种神经回路来进行多元化的社会行为,而且这种现象已经存在了4亿5千万年了。研究者Hans Hofmann表示,这是存在于所有古脊椎动物涉及其社会行为的一个神经回路。

2012-11-18

脊椎所等研究发现伤齿龙一新属种

1988年中国与加拿大联合考察时发现的保存部分后肢的标本IVPP V 10597,最初被描述为蒙古蜥鸟龙(Saurornithoides mongoliensis)的幼年个体,但存在一些疑问。近年来,有关伤齿龙科(Troodontidae)的研究,尤其是有关伤齿龙类分类学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2012-11-19

脊椎按摩和颈部锻炼要比药物更好地减轻颈部疼痛

2012年1月3日发表在《The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期刊上的一篇研究论文表明对颈部疼痛(neck pain)而言,访问脊椎按摩师(chiropractor)或者进行定期颈部锻炼要比服用止痛药更能减少颈部疼痛。 颈部疼痛影响美国3/4人的一生。该研究是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为数不多的几项研究之一,是由美国西北健康科学大学Gert Bronfort博士领导的。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