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 Cell Biol :染色相关蛋白在涡虫成体干细胞调控及再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近日,国际权威细胞生物学杂志Journal of Cell Biology发表了健康所荆清课题组题为“Heterochromatin protein 1 promotes self-renewal and triggers regenerative proliferation in adult stem cells”的最新研究结果。

2013-05-07

Hepatology:间充细胞在肝癌进程中的作用机制

近日来自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揭示了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肝癌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及其机制。相关论文发表在在国际著名肝脏疾病杂志Hepatology上(最新影响因子11.665)上。 军事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的裴雪涛(Xue-Tao Pei)教授和岳文(Wen Yue)研究员为这篇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裴雪涛主要从事干细胞生物学与再生医学的基础及应用研究。

2013-01-17

国际细胞治疗协会间充细胞治疗分会主席等来访健康所

8月17日,国际细胞治疗协会间充质干细胞分会主席、来自法国tablissement Francais du Sang(EFS)的Luc Sensebé教授和来自美国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药学院的Jacques Galipeau教授来访健康科学研究所,所长时玉舫研究员接待了来宾,并就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合作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2012-11-19

JCI:脂肪细胞铁水平调节联素和胰岛素敏感性

2012年9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铁过载增加产生胰岛素耐受性和患上II型糖尿病的风险,但是连接这两者之间的确切机制仍然是个未知数。 根据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期刊上的一篇论文,来自美国犹他大学的Donald McClain和同事们报道,血清铁蛋白水平能够预测人们是否患上代谢综合症(metabolic syndrome)...

2012-11-18

JAMA:增加相关性标记物与心血管疾病预测的略微改善有关

芝加哥–据6月20日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一项研究披露,在那些没有已知心血管疾病(CVD)的人中,在含有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风险评分中加入某些载脂蛋白和脂蛋白与CVD预测的略微改善有关。

2012-11-18

Cell:测定活细胞内异染色动力学的新方法

6月14日,Cell杂志在线报道了一种新颖的体内测定染色质修饰动力学的方法。组蛋白翻译后修饰是非常重要的基因调控,但其传播的模式和对可遗传基因表达状态的贡献大小仍存在争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开发了一种染色质体内试验(CiA)系统,采用化学诱导接近,启动和终止在活细胞中的染色质修饰。

2012-11-18

:酵母细胞抑制子Oaf3p调控脂肪酸应答转录因子的结合以及染色动态结构的作用机制

近期Biochemical Journal发表了“发育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万亚坤课题组的研究工作 (Role of the repressor Oaf3p in the recruitment of transcription factors and chromatin dynamics during oleate response, 2012 Oct 23)。

2012-11-18

Acta Biomater:新型干细胞装载运输技术可帮助眼睛受损者重获光明

2012年12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谢菲尔德大学的研究者开发出了一种将干细胞疗法应用于治疗眼睛损伤(由事故或者疾病造成的眼部损伤)的新型技术,这或许可以帮助数以百万计的人们恢复眼睛健康,甚至重获光明,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Acta Biomaterialia上。

2012-12-07

Genome Res:利用计算模型揭示干细胞分化期间染色结构和转录因子之间相互作用

2012年12月05日 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瑞士弗雷德里希米歇尔生物医学研究所(Friedrich Miescher Institute for Biomedical Research) Dirk Schübeler研究团队和来自巴塞尔大学的Erik van Nimwegen 研究团队开展一项重要的原理循证研究(proof-of-principle study)...

2012-12-06

Nature :开关对细胞内吞作用的控制

磷酸肌醇是细胞内膜运输的重要调控因子。虽然“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盐”的作用已被很好定性,但“磷脂酰肌醇-3,4-二磷酸盐” (PI(3,4)P2) 的作用仍不清楚。在这项研究中,Volker Haucke及其同事发现,PI(3,4)P2在名为Class II“磷脂酰肌醇-3-激酶C2C”(PI(3)K C2()的酶作用下的形成在时空上控制由“网格蛋白”介导的细胞内吞作用。

2013-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