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攻坚战 – 临床质谱检测哪家强?
质谱,是指通过制备、分离、检测气相离子来鉴定化合物的一种技术,一次分析即可得到丰富的检测信息。凭借高特异性、高灵敏度、低检测限、检测速度快等特点,质谱法在医学、化学、环境科学、刑侦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医学尤其是代谢组学领域,质谱相关检测手段已被用于对付包括血液、尿液、唾液、羊水、胆汁、细胞、器官组织甚至头发等各种样本,可谓“固液通吃、内外不论”。[1] 业内甚至有人估计,质谱的临床检
化学交联质谱让结构生物学研究如虎添翼
在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中,质谱获得的是多肽序列结构的信息;那么用质谱是否可研究大分子蛋白的结构信息?近几年来,董梦秋实验室在中国做出了多项先驱性工作,主要集中在化学交联质谱领域。在用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研究结构生物学屡创佳绩的当下,很多研究者都把样品一分为二,一份做冷冻电镜,一份做交联质谱。那么交联质谱如何让结构生物学研究如虎添翼?pLink和交联质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化学交联
临床质谱技术在中国
质谱技术这一长期流连于科研院所的检测技术,因为其巨大的潜在临床应用前景,正逐渐被检验医学领域所关注。目前国内质谱技术在临床医学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许多三甲医院与第三方独立医学实验室都纷纷布局临床质谱技术。质谱技术对于中国的临床检验发展究竟有着什么样的作用?凯莱谱精准医疗的联合创始人兼CEO刘华芬,历任北美应用高级经理、中国应用总监、SCIEXLabs全球总监,被认为是
质谱技术,检验人的另一双“眼睛”!
质谱技术是分离和检测带电粒子质荷比的分析技术。因设备、人员和标准化问题,一直以来只应用于有实力的科研机构。随着科学发展,质谱技术已成为化学分析领域和生命科学领域非常有效的分析工具,尤其在医学检验中,国内许多三甲医院与独立实验室纷纷布局临床质谱技术,看中的就是其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在不久前结束的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上,“质谱技术与临床”论坛会议异常火爆,来自国内外的检验
中国质谱行业领头人周振:做中国人自己的质谱仪
20多年前,周振就决定把自己的名字和“质谱仪”紧紧地联系起来,“这就是我的梦想”。20世纪90年代,在德国深造的周振研制出垂直引入式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器,分辨率达到20000,为世界最高水平。2000年他成功将高分辨技术引入国内,使中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少数具有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仪研发能力的国家之一。这18年来,周振认真做到了一件事:把这一技术实现产业化,打破了国内逐年扩大的质谱仪市场一直为
另辟蹊径,品生医学将质谱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
从2002年第一次接触质谱技术算起,成晓亮博士已经在这个行业浮沉了17年。从一个矢志走向这项技术最前沿的热血青年,到如今成熟的临床质谱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他见证也参与中国临床质谱从无到有的历史,并决定继续做质谱临床应用蓝海的弄潮儿。记者在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检验专业委员会年会上见到成晓亮博士。红色立领T恤搭配浅色牛仔裤的他,一直活力满满地穿梭于与会的人群之中。以应用切入市场,提供试剂产品
血凝因子或能通过水解脂多糖来杀灭多种多重耐药细菌!
2019年8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Research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中国四川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凝血因子或有望帮助开发抵御多重耐药细菌的新型疗法,凝血因子主要参与了机体损伤后的凝血过程。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多重耐药细菌所诱发的感染是如今全球所面临的重要公众健康风险,而人类往往缺少抵御这些耐药性细菌的药物,研究人员
TEPCM:磁性间充质干细胞有望改善机体的软骨修复
2019年8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携带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SPIOs,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的细胞能够通过外加磁场定向移动到特定位置中去,其有利于进行组织修复。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Tissue Engineering Part C: Methods上题为“In Vit
临床质谱技术在中国:巨大的潜在临床应用前景
质谱是一种测量离子质荷比(质量-电荷比)的分析方法,最早由英国著名物理学家J. J. Thompson于1906年发明。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杆特殊的天平,称量的是离子的质量。在这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质谱技术不断进步发展,具有快速、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等优点。从80 年代开始,质谱发展成工业产品,最早应用于化学分析,生命科学科研和制药业。目前国内质谱技术的发展现况如何
质谱验血:“老年痴呆”早期诊断新希望,准确度高达94%!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认知功能障碍为临床核心症状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据估计,全球有大约3400万AD患者,而这个数字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还在加速上升。到2050年,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人数预计将增加近三倍。基于淀粉样蛋白假说(β-amyloid hypothesis)的在研疗法在临床试验中连续失败,心力交瘁的科学家们不禁问:AD治疗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