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科学家揭示石墨烯破坏细菌细胞膜的机制
周如鸿作为浙江大学思源讲座教授、IBM沃森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哥伦比亚大学兼职教授,联合上海大学、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IBM沃森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开展了揭示石墨烯破坏细菌细胞膜的机制的研究,浙江大学工程力学系青年教师修鹏参与了联合研究。 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超薄纳米材料,以其独特的结构、力学和电子性质,在药物投递、肿瘤治疗等生物纳米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石墨烯表面细胞膜模型可作为新型药物输送模型
2013年10月18日讯 /生物谷BIOON/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联合开发出一种在石墨烯表面固定细胞膜用于药物输送研究的模型。这种方法能够将细胞膜表面的细节呈现在研究者面前并提供一个新的方法供研究人员研究药物如何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研究人员是通过一种名为脂类沾笔奈米显微系统的方法将磷脂膜固定在石墨烯表面的,其精度可达纳米级。
Plant Cell:研究植物活细胞膜蛋白动态的单分子取进展
水分子能够从机体外部环境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并参与生命活动,其70%的跨膜运输通过特定膜蛋白——水通道蛋白完成。自植物水通道蛋白发现以来,研究人员已初步阐明了该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然而,对于蛋白在活细胞质膜表面的定位分布以及胞内转运动态尚不清楚。
Biomicrofluidics: 产生模拟细胞膜脂质球的新设备
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Abraham Lee说,"为在合成生物学上打开了一条新大门,一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微流体装置,这种装置产生一系列微小脂质球,这些微小脂质球在许多方面类似于一个细胞的外膜。细胞实质上是由磷脂膜封闭的小的、复杂生物反应器"。 "有效地生产具脂质膜的小囊泡是基本生物学研究的一种宝贵的工具,这些脂质膜模仿了天然细胞的,同时也是希望生产人造细胞的重要的第一步"。
Deve Cell:首次实时观察细胞膜修复小孔过程
近日,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和海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新颖的高分辨率成像方法,首次成功地实时观察活体中细胞膜的修复过程,研究结果有助于人类肌肉疾病治疗的发展以及为生物技术开发出更多发展潜力,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国际杂志Developmental Cell上。 每个细胞都由薄的脂质双层所包围,从而隔离开细胞独特的内环境与细胞外环境。破坏脂质双层也就是细胞膜会破坏细胞功能,甚至可能导致细胞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