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上海交大宋海云/樊春海团队等开发质重编程纳米颗粒,改善癌症免疫治疗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创新策略,通过基于纳米颗粒的脂质代谢重塑来恢复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TME)中的树突状细胞(DC)的功能,进而改善肿瘤免疫治疗效果,并拓宽了我们对癌症免疫治疗的理解。

2023-05-26

纳米毒性理论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上述成果拓展了异相催化理论,为纳米毒性预测与生物应用设计提供了理论工具,论证了“机制-理论-设计”这一理论与模拟策略在研究纳米生物复杂化学问题中的有效性。

2023-04-23

Life Metab :清华大学免疫所曾文文团队揭示阿片类生长因子受体(OGFr)调控质氧化促进脂肪组织产热

在该研究中,作者探索了脂肪组织活性调控的新机制。通过分析脂肪细胞中神经递质受体的基因表达水平,作者发现Ogfr基因在脂肪细胞中具有最高的表达量。

2023-05-22

PLOS ONE: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有望用于检测癌症药物毒性的新方法

来自塔夫斯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通过其它原因所致死亡的狗机体中所捐献的器官所获得的心脏组织或许有望作为一种测试癌症药物毒性的平台,这或许就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选择。

2023-05-05

《自然》子刊:畅享高,不惧长胖!科学家发现新的代谢调节因子,抑制其功能可防止高脂肪饮食导致的肥胖和代谢紊乱

近期,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科学团队在《自然·通讯》上发表论文[1],

2023-05-06

《自然·神经科学》:南大团队首次发现,癫痫灶神经元“甩”殃及星形胶质细胞,促进癫痫发生

本研究证明了癫痫灶中存在一类与癫痫相关的星形胶质细胞群体LARA,并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脂质积累的反应状态。LARA可能与癫痫的耐药性存在关系,其A2AR的上调或是神经元过度兴奋的一个促成因素。

2023-04-11

BMJ Med:较高的血液咖啡因水平或能降低机体的体和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来自瑞典卡罗琳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血液中较高水平的咖啡因或会抑制机体脂肪的水平和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2023-04-10

《细胞·代谢》:高糖高食物,直接改写大脑回路!临床研究证实,每日摄入少量高糖高食物就足以改变大脑内奖赏回路,让人越吃越爱吃

这项由美国耶鲁大学和德国科隆大学团队协作开展的临床研究还发现,高脂高糖饮食导致受试者饮食倾向的显著改变时,并未导致体重变化和代谢异常,而是直接改写了大脑对食物的神经适应性行为,甚至可以说是让人“上瘾”

2023-03-24

BMJ子刊:咖啡抑制体量,降低糖尿病、肥胖的风险

这些基因研究显示,血浆中较高浓度的咖啡因,可能会降低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表明了咖啡在降低肥胖和2型糖尿病风险方面的潜在作用。

2023-03-16

Cell子刊:隔日禁食加重化疗药物阿霉素的心脏毒性

这些研究数据强调了在阿霉素(Dox)化疗时左心室质量和恶病质调控通路的重要性,建议在临床上提高对热量摄入与化疗相关恶病质和心脏毒性之间关系的警惕。

2023-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