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ew Phytologist:发现冠层占空体积是作物光能利用效率新指标

近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朱新广研究组在New Phytologist上,在线发表了研究成果Canopy occupation volume as an indicator of canopy photosynthetic capacity。该研究发现了描述冠层效率的新特征,即冠层占空体积(Canopy Occupation Volume,CO

2021-08-08

研究解析作物籽粒灌浆和磷利用的分子机制

Nature Genetic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何祖华研究组与上海科技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合作完成的题为A plasma membrane transporter coordinates phosphate reallocation and grain filling in cereals的研究论文,在作物籽粒灌浆、磷素利

2021-05-09

研究揭示蓖麻从树木到作物的起源和驯化历史

  蓖麻(Ricinus communis)是重要的非食用油料作物之一。蓖麻种子富含蓖麻油酸(顺式-12-羟基十八碳-9-烯酸,18C:1OH),在高温下不易挥发、低温下不易凝固,是工业、航空和机械常用的高级润滑油,也是重要的生物柴油原料,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由于蓖麻适应性强、种植范围广,利用边际土地发展蓖麻产业已引起广泛关注。考古学研究

2021-04-25

研究发表“基因组编辑助力作物改良和未来农业”综述文章

  通过基因组的定向与特异改造而实现作物的精准设计和培育是作物遗传改良研究的重要问题,基因组编辑有望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重要策略与途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高彩霞研究组致力于植物基因组编辑技术创新及作物分子设计育种应用的研究。近日,Cell在线发表了高彩霞题为Genome Engineering for Crop Impr

2021-02-20

研究人员发表“未来作物设计策略与挑战”观点综述文章

   粮食供给是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粮食安全已成为人类追求和奋斗的目标。从某种意义讲,人类社会的文明史也是一部粮食生产的发展史。伴随着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耕地肥力减弱。世界人口持续增长和全球环境变化对未来粮食安全提出新挑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分别发起了应对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设立

2020-12-10

Cell Rep: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或能源源不断产生造血干细胞的新方法

2020年12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西班牙基因组调控中心和哥伦比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一种对稀缺、救命的血液干细胞扩增至关重要的特殊蛋白质。相关研究或能帮助科学家们开发出多种新方法来在人体内和体外繁殖大量这类干细胞,目前这些干细胞是科学家们在多种医疗程序中使

2020-12-12

研究揭示土壤微生物群落稳定性、多样性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土壤微生物调控土壤养分循环过程与植物生产力,是土壤健康的重要指标。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细菌、真菌、线虫等)以多营养级微食物网形态共存,尤其在根-土界面(根际微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物健康和产量。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稳定性、多样性影响作物产量的作用机制,可为农业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

2020-11-05

作物吸收微塑料通道与机制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副研究员李连祯、研究员骆永明等,在作物吸收微塑料通道与机制领域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微塑料可通过新生侧根间隙进入可食作物》(Effective uptake of submicrometre plastics by crop plants via a crack-entry mode)为题,发表在《自然·可持续性》(

2020-07-21

学者质疑“新型冠状病毒最可能源自蛇”

1月23日,有学者发文质疑“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源自蛇”的结论称,这好比一个人从武汉出发去北京,如果中间必须转一次车,有人竟然建议他到贵阳去转车。这不是好的选择。“蝙蝠是哺乳动物,果子狸和骆驼也是哺乳动物,人也同样是哺乳动物。也就是说,SARS和MERS病毒的传递是在哺乳动物之间进行的。但蛇不是哺乳动物。”科学媒体“知识分子”(微信号: The-Intellec

2020-01-24

作物基因组编辑育种技术方法研究取得进展

 遗传与变异是物种进化的基础。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如辐射诱变、EMS诱变)产生全基因组的随机突变已经成为农作物育种的常规手段,但其中具有新型农艺性状突变体的筛选较为费时、费力。定向进化(Directed Evolution)则通过创制目标基因的突变文库,在施加一定选择压力下能够快速获得目的突变体。目前,植物基因的定向进化通常先通过易错PCR、DNA

2020-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