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 Stem Cell:Aurka-p53信号通路调控胚胎细胞和诱导性多能细胞的命运

来自美国西奈山医学院、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致癌信号通路在胚胎干细胞(MSCs)自我更新以及在将成体细胞重编程为类似胚胎干细胞状态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中发挥着新的作用。这项研究发表在2012年8月3日那期Cell Stem Cell期刊上。

2012-11-18

日本研究者拟将胚胎细胞送上空间站

日本大阪市立大学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日前宣布,准备将实验鼠的胚胎干细胞在国际空间站的日本“希望”号实验舱冷冻半年至3年时间,以研究太空辐射对细胞的影响。 太空中交织着质子、重离子等组成的宇宙射线,国际空间站的辐射量比地面高大约100倍。很多射线会对生物造成影响,有的射线甚至能切断细胞中的DNA。

2015-03-26

首次构建出青少年发育期糖尿病病人的人诱导性多能细胞

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hiPSCs)是通过对成体细胞进行基因重编程而产生的表现出胚胎干细胞特征的细胞,比如能够分化为不同类型的特化细胞.产生hiPSCs的方法是在2006年首次被报道的.它是一个大的科学突破,使得人们有潜力增加对很多疾病的理解和进行药物开发. 青少年发育期糖尿病(maturity onset diabete

2013-02-04

Nat Rev Mol Cell Biol:刘光慧等发表关于干细胞多能性与表观遗传调控的综述

7月23日,Nature Review Molecular Cell Bi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研究员同美国索尔科生物学研究所(The 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研究人员合作的关于干细胞多能性与表观遗传调控的综述文章...

2012-11-18

Science:食管上皮单个祖细胞群身兼二职

7月19日,Science杂志在线报道,科学家揭示了食管上皮细胞(EE)单个祖细胞群即可完成EE组织的维持和修复两项任务。 食管上皮细胞(EE)的疾病,如返流性食管炎和癌症,发病率正在上升。尽管这样,EE的稳态维持和修复的细胞生物学仍存在许多争议。 本研究发现,在小鼠中,EE是由单个细胞群随机分裂生成所维持的。这些祖细胞以相同的概率分裂产生增殖性的或分化性的子细胞。

2012-11-18

Nat Commun:揭示胚胎细胞分化成机体成熟细胞的机制

近日,来自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研究者揭示,胚胎干细胞可以不确定地更新自身细胞并且可以分化成为所有类型的成熟细胞。解决了现代生物学中的一大难题,研究者们便可以加速将胚胎干细胞应用于细胞治疗以及再生药物的设计中。

2012-11-18

Cell Stem Cell:男女有别的人类诱导多能细胞

7月6日,Cell Stem Cell杂志报道,来源于男性和女性的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在表观遗传稳定性和癌基因的表达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 虽然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s)在再生医学中具有巨大潜力,他们的表观遗传变异性表明,有些hiPSCs细胞系可能不适合人类治疗。目前对hiPSCs进行质量评估的基准很有限。

2012-11-18

胚胎细胞研究成果引来麻烦:是突破还是丑闻

事件看上去有些似曾相识。一周前,美国科学家宣布在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一周后,因一条匿名评论,这项成果陷入了类似当年韩国科学家黄禹锡造假的麻烦之中。刊登论文的《细胞》杂志和作者均声称,论文只有“一些小的错误”,但这并没有打消一些科学家的疑虑。 因涉及伦理道德等问题,胚胎干细胞研究一直存有争议。但因其在医学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培育胚胎干细胞仍是许多科学家梦寐以求的目标。

2015-03-26

Nature:揭示皮肤细胞重编程为多能细胞的分子机理

2013年6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爱丁堡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了皮肤组织的细胞如何重编程形成干细胞的过程,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著名杂志Nature上。这项研究为产生高效的干细胞来理解和开发诸如多发性硬化症、帕金森疾病等人类疾病的疗法提供了帮助和希望。 在文中,研究者发现,诱导多能型干细胞(iPSCs)的产生并不是简单的通过正常人类发育过程中的皮肤细胞所产生的。

2013-06-04

PLoS ONE:开发出一种大量培养多能性干细胞的新方法

图1. 2012年8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干细胞因它们能够分化为一系列成熟细胞类型而闻名,但是它们不能独立维持这种可塑性。在体内,相邻的细胞有助于维持干细胞的这种“多能性”状态。但是在体外培养这些细胞,科学家们不得不设计出多种特殊的技术。这对胚胎干细胞(ESC)和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而言,尤其如此。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