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揭示雌性哺乳动物胚胎清除雄性生殖系统机制

2017年8月22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国家环境健康科学研究所(NIEHS)和贝勒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被称作COUP-TFII的蛋白决定着小鼠胚胎是否产生雄性生殖道。这一发现改变了一个长期存在的观念:胚胎将自动地变成雌性的,除非胚胎中的雄激素让它变成雄性的。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7年8月18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Elimination of t

2017-08-22

科学家利用CRISPR技术开启对人类胚胎的基因编辑 伦理道德问题是否需要关注?

2017年8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研究人员宣布他们成功对人类胚胎的遗传信息进行了编辑,这似乎让很多人大吃一惊;当你看到新闻头条是“开创性的研究以及婴儿设计”时,你可能会质疑科学家们是否真的能够完成这样的操作,但这的确是研究者向前所迈出的一大步,随着研究的进行,科学家们后期还将会提出关于伦理道德方面的很多问题。科学家们到底做了什么?经历了多年的研究,

2017-08-19

Nature:国家基因库参与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研究

 8月3日,由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美国Salk生物学研究所和深圳国家基因库合成与编辑平台合作完成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最新重量级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在中国、美国、韩国的国际合作组的通力协作下,科学家第一次成功的利用CRISPR-Cas9系统在人类早期胚胎中对导致肥厚型心肌病的基因突变进行了安全修复。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

2017-08-04

国家基因库参与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研究,揭示早期胚胎编辑在单基因遗传病安全防治方面的重大潜力

2017年8月2日(北京时间8月3日),由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美国Salk生物学研究所和深圳国家基因库合成与编辑平台合作完成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最新重量级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在中国、美国、韩国的国际合作组的通力协作下,科学家第一次成功的利用CRISPR-Cas9系统在人类早期胚胎中对导致肥厚型心肌病的基因突变进行了安全修复。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

2017-08-03

利用CRISPR–Cas9成功校正人胚胎中的致病性突变

图片来自Nature期刊。2017年8月3日/生物谷BIOON/---上周,关于一个科学家小组首次在美国对活的人胚胎进行基因编辑的消息传开了。不过,这一成就的细节在当时是粗略的。如今,他们在线发表了他们的结果,揭示出他们成功地校正导致心脏病的MYBPC3基因突变。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8月2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Correction of a pathogenic gene

2017-08-03

Nat Commun:体外细胞培养系统促进慢性乙肝药物的研发

2017年7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来自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的研究者们成功地建立了HBV慢性感染的细胞培养模型,这将为HBV感染相关的研究提供有力的工具。相关文章发表在最近一期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这一工具的问世将促进HBV病毒学的研究以及加快临床上抗病毒药物的开发进程。HBV是一类引发异性肝炎的病毒,目前世界上有超过2.5亿人感染HBV

2017-07-27

《Neuron》封面焦点文章揭示神经干细胞从胚胎维持到成年的新调控机制

2017年7月19日,清华大学医学院沈沁课题组在神经生物学顶级学术期刊《Neuron》上封面文章的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 Persistent expression of VCAM1 in radial glial cells is required for the embryonic origin of postnatal neural stem cells (VCAM1在放射状胶质细胞中的持续表

2017-07-23

Cell:揭示哺乳动物胚胎染色体3D结构重编程规律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刘江研究组和上海科技大学黄行许研究组合作,揭示了哺乳动物成熟精子和卵子的染色体3D结构以及在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染色体结构的重编程变化,相关成果于北京时间7月14日凌晨发表在国际期刊《细胞》(Cell)上。哺乳动物配子和早期胚胎的数量非常有限,因此研究首先团队解决了使用少量细胞建立3D染色体结构图谱的难题,获得了小鼠精子、卵子和早期胚胎的高分辨率染色体高级结构图谱。研究人员进一

2017-07-15

NK细胞纯因子培养技术强势来袭,NK细胞滋养层培养技术,前路何在?

NK细胞培养吸引了众多目光。培养技术一直有两种:一种是便宜的滋养层培养技术,一种是昂贵的纯因子培养技术。两种培养技术各有粉丝,原本相安无事,但在生物谷举办的2017(第八届)细胞治疗国际研讨会上,北京一家专注于无血清培养基研发与生产的公司打破了其中的平衡,推出了3000+的纯因子培养方案,让NK细胞培养产品市场更有看头。NK细胞的培养,一直吸引着众多研究资源。NK细胞培养一直存在两种培养方式。一种

2017-06-26

太空 3D 结构培养癌细胞:似在人体内生长将帮助治癌

纳米 3D 生物科学公司在人类肺癌细胞上添加黄金原子,这些原子较紧密地与细胞膜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它能够被磁铁控制。图中是在培养皿中生长的细胞,在磁场作用下它们悬浮起来。人体内癌细胞以 3D 结构进行生长,差不多能够达到球状。图中是一个球状肝癌细胞。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研究人员在国际空间站进行实验培育癌细胞,未来将有助于发现治疗癌症的重要线索。癌细胞在人体内以 3D 结构生长,发育接近球状,但是当

2017-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