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2019年罗氏诊断中国医学及生命科学教育研究基金在沪颁发:聚焦本土人才培养,驱动体外诊断行业发展

2019年11月19日,以“励精彩,立未来”为主题的“罗氏诊断中国医学及生命科学教育研究基金”2019年度颁奖典礼在上海隆重举行。作为医疗行业历史最为悠久的奖学金项目之一,其多年来致力于发掘和鼓励检验医学和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青年人才,持续为医学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今年,共有来自18所高校的124名学生以及来自7所高校的10位科研人员分获教育基金和研究基金。 2019年度罗氏诊断中国医学及生命科

2019-11-20

Science:中美科学家联合研究揭开灵长类动物胚胎发育的“魔盒”

2019年11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目前我们并不清楚灵长类动物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所发生的分子和细胞事件,如今,来自中国和美国的科学家们通过联合研究开发了一种新方法,能在实验室中研究灵长类动物胚胎的生长过程,同时也能帮助研究人员首次观察到胚胎关键发育过程中的分子细节,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Science上。图片来源:Weizhi Ji/Kunming University of Sc

2019-11-07

研究人员通过单细胞测序绘制首个人胚胎造血和免疫系统发育图谱

 2019年10月10日,来自英国Newcastle University和Wellcome Sanger Institute等机构的科学家在Nature上以长文形式发表了题为“Decoding human fetal liver haematopoiesis”的研究,首次报道了由胎肝驱动的人胚胎造血和免疫系统发育过程的单细胞图谱。在该项研究中,作者首先制备了受孕后4周至17周的人胚胎肝

2019-11-07

Nat Cell Biol:胚胎晚期以及青年阶段会出现造血干细胞的“波动性”产生

2019年11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造血干细胞(HSC)负责个体一生中所有血细胞的持续补充。在再生医学领域,目前一个主要的研究难题在于如何生产“量身定制”的HSC,以替代患者体内的缺陷的HSC。 为了实现体外真正的HSC的“受控”生产,需要对体内HSC的产生过程具备更好地了解。(图片来源:Www.pixabay.com) 近日,来自Hubrecht Instit

2019-11-08

胚胎干细胞研究最新进展(第4期)

2019年10月28日讯/生物谷BIOON/---胚胎干细胞,是一种具有持久更新能力的细胞,它能够或发育成几乎所有人类的各种组织或器官,故其在医学上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应用前景。 人胚胎干细胞是在人胚胎发育早期——囊胚(受精后约5—7天)中未分化的细胞。囊胚含有约140个细胞,外表是一层扁平细胞,称滋养层,可发育成胚胎的支持组织如胎盘等。中心的腔称囊胚腔,腔内一侧的细胞群,称内细胞群,这些未分

2019-10-28

我国科学家全面描绘DUX在小鼠胚胎基因组激活中的作用

 2019年10月7日,来自同济大学的高绍荣教授研究团队在Cell Research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Precise temporal regulation of Dux is important for embryodevelopment”的文章,对Dux在早期胚胎中的作用做了全面描绘。该团队通过设计直接靶向所有Dux重复序列区域的小向导RNA(sgRNA)得到的Dux敲除小鼠。由

2019-10-30

我国科研人员实现超高密度微藻异养培养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国家投资开发公司微藻生物科技中心与暨南大学科研人员组成的联合团队,近期实现超高密度微藻异养培养,突破了微藻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关键瓶颈。微藻是单细胞生物,可以用作生产能源、食品、饲料的原料,在工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异养培养是一种新型的微藻生物质生产方式,与传统的光自养培养相比具有效率高、可控性高、易于工业化生产的优势。受技术水平所限,当前微藻在异养培养条件下能够达到生

2019-10-26

细胞培养攻略:细节决定成败

培养细胞就像养育BABY一样,要精心照料,用心呵护。最好每天都去看看它们,满足它们所需要的物质需求,防止出现培养箱缺水、二氧化碳不足、温度不够等各种小意外,还要注意很多小细节,以免开展重复的实验导致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费。那培养细胞都要注意哪些小细节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细胞生长的营养来源不同的细胞的培养基是不相同的,对于大多数肿瘤细胞来说,营养配方一般为:90%合成培养基(DMEM、RPM

2019-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