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loS ONE:乌司他用于IPF肺癌切除患者安全可行

近期,日本在PloS ONE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Safety of Postoperative Administration of Human Urinary Trypsin Inhibitor in 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表明,肺癌伴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行肺切除术后应用乌司他丁安全、可行。

2012-11-18

JCI:白细胞中亨廷蛋白或助科学家追踪亨廷顿氏疾病的进展

2012年9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一项用于测定引发亨廷顿氏病(HD)毒性蛋白水平的光学技术,可以被用于揭示血细胞中的蛋白质组建和构成。这项研究为揭示蛋白质如何促使大脑损伤以及用于监测HD病情的进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2012-11-18

Sci Transl Med:肠道微生物或可加重三聚氰引发的肾脏疾病

2013年2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北卡罗来纳大学等处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肠道中本身存在的微生物可以影响由三聚氰胺引发的个体肾脏疾病的严重性。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

2013-02-15

塞尔基因(celgene)骨髓瘤药物来那度获SFDA许可

北京时间2月11日晚间消息,据腾讯财经报道,生物制药企业塞尔基因(Celgene)周一表示,公司用于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愈型多发性骨髓瘤的药物来那度胺(Lenalidomide)已经获得SFDA全面批准。 国际骨髓瘤基金会报告指出,作为一种始发于骨髓浆细胞中的癌症,多发性骨髓瘤是第二常见的血液癌症,估算显示全球有75万患者。

2013-02-11

Diabetes Care: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与患肺癌风险无关

2012年8月31日 讯 /生物谷BIOON/ -- 据8月24日在线发表在Diabetes Care杂志上的一则研究证实:与早期观察性研究结论相反,服用二甲双胍的2型糖尿病患者患肺癌的风险不会降低。

2012-11-18

Diabetes Care:二甲双并不能提高癌症患者生存率

2013年5月12日讯 /生物谷BIOON/--尽管此前的科学研究表明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具有防癌抗癌的特性,但一项新的研究发现该药可能实际上并不能提高某些乳腺癌患者生存率。 这项研究发表在Diabetes Care杂志​​,该研究未能证实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服用药物二甲双胍能改进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然而,作者提醒进一步的研究是必要的,以验证这项研究结果。

2013-05-12

Aging Cell:二甲双有望防止衰老

2013年3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Montreal大学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一种新的分子机制,可能会减缓老化过程,并可能防止某些癌症的进展。 研究成果发表在3月23日的Aging Cell杂志上,Montreal大学科学家们解释了他们是如何发现抗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能降低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

2013-03-27

:脉络膜上腔注射酮咯酸氨三醇后神经节细胞的变化

酮咯酸氨丁三醇对眼底疾病如脉络膜新生血管,视网膜新生血管,糖尿病视网膜眼底病变及黄斑囊样水肿的治疗有较大潜力,但在给药方式和剂量的应用上有很多争议。《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于2012年12月35期出版的一项关于“Suprachoroidal injection of ketorolac tromethamine does not cause retinal damage”的研究显示...

2013-01-08

Clin Cancer Res:VEGF水平可预测大肠癌患者是否受益于阿瓦斯

2012年10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最新研究证实比较贝伐单抗(阿瓦斯丁)靶向作用的特定蛋白质水平可能将确定晚期肠癌患者是否受益于贝伐单抗的治疗,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10月23日的Clinical Cancer Research杂志上。 贝伐单抗或贝伐单抗,已证实能增加约10至15%的患者肠癌的生存期,但一直无法预测哪些患者将会受益于此药。

2012-11-18

NEJM:药物利奈唑或可治疗广泛的耐药性结核病

2012年10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NEJM上的一项研究结果揭示了,药物利奈唑胺(linezolid)对于治疗广谱耐药性的结核病(TDR-TB)表现出了明显的疗效,而且很少有病人产生耐药性。该药物是治疗急性细菌感染的有效药物。然而接受该药物治疗的病人有82%都表现出了明显的不良事件,可能是由于服用药物的关系。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