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NAS:机体的微生物组能塑造你的生活?那么其是从何而来呢?

来自西蒙弗雷泽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关于组成我们每个人机体肠道微生物群落是如何获得的关键细节信息,相关研究结果对于诸如粪便移植和益生菌管理等治疗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2022-02-12

Cell Stem Cell:科学家揭示微生物群对造血干细胞命运与功能的调控机制

  宿主微生物群对于血细胞谱系的产生和功能调节至关重要。微生物群是否以及如何影响造血干细胞尚不清楚。美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发现,微生物群通过调节骨髓中的局部铁元素可用性来调节造血干细胞在应激条件下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该研究于近日发表在《Cell Stem Cell》上,题为:The microbiota regulates h

2022-02-15

Cell:微生物群落中的代谢基因可以预测该群落的动态行为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芝加哥大学和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微生物群落中的代谢基因可以预测该群落的动态行为,这也对氮循环和其他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产生影响。这就提出了一种可能性,即科学家们可以从微生物群落的总基因含量中推断出代谢物的动态,设计特定功能的微生物群落,并发现基因组进化如何影响代谢。

2022-01-31

微生物:全面评估自身优劣势、有针对性改进才能在mRNA赛道上保持领先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逾两载,病毒不断迭代变异,传播力显著增强。面对奥密克戎毒株席卷全球,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一个国家和地区需要强大的免疫屏障和医疗资源,才能抵御奥密克戎变异株等的威胁。

2022-02-05

研究人员揭示共生总基因组可视为宿主和肠道微生物适应性进化的实体单元

过去我们认为动植物的自身遗传物质及其所处周边环境决定着物种的性状。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一些共生的微生物对宿主表型也有至关重要影响。事实上,宿主遗传和肠道微生物两者并非各自独立、互不影响,它们间存在着广泛而复杂的互作关系。“共生总基因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和范式来理解生物体:即所有动植物都是由宿主和相关微生物构成的“共生总体”(holobion

2022-01-22

科学家首次在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同时证实,清除特定微生物代谢产物有望治疗自闭症

  一篇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文章表示,肠菌及其代谢物作为大脑发育和行为的关键调节器,竟会加重焦虑症状。来自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Sarkis K. Mazmanian?和他的同事们发现,由小鼠肠道菌群产生的代谢物4EPS被吸收到血液后,经全身循环进入大脑,通过影响大脑中的髓鞘形成来影响小鼠的复杂行为,导致小鼠的焦虑加重[1]。而且,这项研究

2022-02-18

Nature Communications: 肠道微生物区系通过调节胆汁酸组成和胆汁胆固醇分泌促进胆固醇结石形成

胆固醇结石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病。胆囊胆汁胆固醇过饱和是其发病机制的前提,但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2022-01-22

Nature子刊:海底微生物是如何在120度的高温下生存的?

  地表以下的海洋沉积物被认为蕴含了地球上很大一部分微生物。之前有一支考察队钻取了南海海槽俯冲带的沉积物岩芯,为的是研究这种生境中存在哪些极端生命。研究人员发现,虽然这里最深处的沉积物温度高达120°C,但仍有一个很小的微生物种群生机盎然,不过,这些生物的生存机制并不清楚。2022年1月25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团队在 Nature

2022-01-26

鼢鼠胃肠道微生物区系研究获进展

 肠道微生物伴随宿主进化并与动物胃肠道构成了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参与宿主食物降解、营养吸收、免疫调节等重要生理活动,对宿主健康至关重要;肠道微生物组成和功能受到宿主遗传背景、年龄、消化道不同部位等内在因素,以及食物组成、地理环境、季节等外在因素的共同影响。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和甘肃鼢鼠(E. cansus)属于两种典型的地下啮

2021-12-01

打开肠道微生物组“窗口”:科研人员开发出流程化、更高效的基因编辑工具

  基因,就像是指挥官手里拿着的建筑总图纸,调控着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这份施工的图纸决定了整个建筑的所有呈现形式。那怎么才能对“图纸”——基因进行编辑呢?CRISPR/Cas编辑系统被认为是最佳的一种工具。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戴磊课题组在ACS Synthetic Biology上发表最

202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