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ACS Nano:科学家开发出新型氧输运系统改善肿瘤乏氧,减轻肿瘤对氧依赖治疗方法的耐受

广西医科大学赵永祥(Yongxiang Zhao)教授团队证实:氟碳链功能化介孔硅纳米粒能有效负载和输运氧气到肿瘤部位,改善了肿瘤的缺氧环境,提高了耗氧治疗方法(如化疗、放疗、光动力治疗和声动力治疗等)的治疗效果。这一研究发现发表在12月26日的《ACS Nano》杂志上(影响因子 IF=13.94)。缺氧微环境是实体肿瘤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等密切相关,对多种耗氧治疗方

2018-01-22

美国计划利用CRISPR开展治疗致命肿瘤的人体临床试验

2018年1月21日/生物谷BIOON/---美国首个涉及基因编辑工具CRISPR的人体试验可能随时会开始,它将采用这种DNA切割技术来抵抗致命性的癌症。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医生们说,根据本周计划发布的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目录,他们将使用CRISPR来对人体免疫细胞进行修饰,使得它们成为老练的癌症杀手。图片来自greenvector/istock。这项临床研究将招募多达18名患有三种不同类型的癌症-

2018-01-21

Nature子刊:如何解决黑色素瘤肿瘤异质

 肿瘤内异质性(intratumor heterogeneity)是导致抗癌疗法失败和患者死亡的关键原因之一,也是研究人员力图解决的重要课题。日前,荷兰癌症研究所(The Netherland Cancer Institute)和Genmab公司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发表的研究表明,使用靶向AXL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

2018-01-18

创新探针技术能成功观测到大脑肿瘤

2017年12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神经胶质瘤是一种预后较差的脑瘤,为了改善患者的预后,临床医生们会尽可能地在神经外科肿瘤手术中对其进行移除,然而,尤其对于缓慢生长低级别的胶质瘤,研究者往往很难将其疾病组织同健康组织区分,近日,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了一种新技术来促进低级别胶质瘤能够可见,研究者在该技术中使用了一种名为5-ALA的创新性探针来作为荧光标记物。图片来

2017-12-06

双重肿瘤微环境刺激响应纳米递药体系研究获进展

 智能化可控释放纳米递药体系可以对pH、温度、光照、氧化剂、酶以及超声辐照等外界环境的刺激做出反馈性响应,并凭借其优异的控制释放功能,在药物传输体系中表现出极具竞争力的应用前景。其该体系可针对肿瘤细胞与正常组织的生物学差异选择性释药,从而有效降低抗肿瘤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的利用率。但由于肿瘤组织及细胞的环境复杂性,单一刺激模式或者简单的功能输出已不能满足聚合物材料的需求。因

2017-11-25

Nat Commun:解决肿瘤细胞产生放疗耐受的新方法

2017年11月24日/生物谷BIOON/---最近一项研究发现肿瘤产生对放疗耐受性的内在机制,以及如何通过现有药物克服这一耐受性的方法。由于目前有40%的大型肿瘤都会产生对放疗的耐受性,从而为肿瘤的治疗带来障碍,因此这一发现为这一巨大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长期以来我们已经知道放疗会导致炎症反应,而此前研究也表明STING分子是调节这一炎症反应的关键元件”,该研究的研究者之一Ralph Wei

2017-11-24

肠道细菌影响免疫疗法抵抗上皮肿瘤的效果

2017年11月4日/生物谷BIOON/---靶向PD-1/PD-L1轴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在相当数量的少数癌症患者中诱导持续的临床反应。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法国的一个研究团队分析了249名接受了抗PD-1免疫治疗的肺癌、肾癌等多种上皮性肿瘤的患者,其中有69名患者在免疫治疗开始之前或刚开始时,接受了抗生素治疗。他们发现这些接受

2017-11-04

Cell:对肌肉浸润性膀胱癌进行综合的分子特征描述,有助改进疗法

图片来自Cell, doi:10.1016/j.cell.2017.09.007。2017年10月9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一个来自美国贝勒医学院、布莱根妇女医院、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不列颠哥伦比亚癌症研究中心和布罗德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完成了对412种肌肉浸润性膀胱癌样品的综合分子特征描述,从而导致他们鉴定出5种不同的膀胱癌亚型,每种亚型对特定的疗法具有不同的

2017-10-09

近期肿瘤耐药性突破研究进展

近年来,科学家们对癌症耐药性的发生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众多突破性的成功,比如有研究人员就开发出了能够有效克服癌症耐受性的方法,本文中小编对近年来癌症耐药性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整理,分享给大家!与大家一起学习!【1】PNAS意外发现:自然发生的肿瘤耐药机制可能成为治疗靶点doi:10.1073/pnas.1619067114蛋白酶体抑制剂用于治疗癌症的能力,因癌细胞对这些药物发展出耐药性而受到了

2017-10-22

肿瘤医院遗传肠癌咨询门诊为高危人群提供基因检测和筛查干预

 遗传性大肠癌不仅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其高度遗传性更可能导致患者后代以及直系亲属罹患肠癌以及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胃癌等相关疾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依托大肠癌多学科综合诊治平台,开设了上海市首家遗传性大肠癌咨询门诊。约有8%患者为遗传性肠癌不久前,一位50余岁的中年女性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科被诊断为直肠癌。术前评估时,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科主任徐烨团队获悉患者父亲曾有肠癌

2017-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