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界面蛋白质错误折叠及超快动力学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教授罗毅团队研究员叶树集小组在生物膜界面蛋白质错误折叠及振动能量转移超快动力学研究两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小组揭示了与二型糖尿病相关的胰岛淀粉样多肽(hIAPP)在生物膜上错误折叠过程的结构演变机制,以及界面蛋白质与水分子间的共振能量传递捷径,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 2019, 141, 1941
Nat Biomed Eng:光动力学疗法新突破!新设备安全有效地杀死肿瘤
2018年9月18日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早稻田大学、日本防卫医科大学校和日本科学技术署的科学家们已经开发出了一种新的生物粘附性无线供能的发光设备用于更有效地治疗复杂器官中的癌症,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题为“Tissue-adhesive wirelessly powered optoelectronic device
我国科学家在肿瘤光动力治疗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耐药是导致肿瘤患者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攻克癌症的一项重大挑战。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 PDT)可以利用光激发卟啉等光敏剂产生活性氧杀死肿瘤细胞,创伤小、毒性小、恢复快、可保护容貌,并且可利用光动力荧光诊断检测早期癌或癌前病变,具有无创、快速、客观等特点。但是,单一的光动力治疗后,肿瘤容易复发。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项目“基于纳米分子影像探针的癌症微创介
DNA氧化损伤反应的动力学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鸟嘌呤G碱基氧化还原性质极为活泼,在DNA氧化损伤及DNA电荷传导等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光照或强氧化自由基作用下,G碱基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阳离子自由基(G+·),引发DNA链上的空穴传输或系列的DNA氧化损伤反应,生成后续的损伤产物(8-OG,FAPY-G, imidazolone, oxazolone等)。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支持下,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Nat Commun: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HIV衣壳与它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图片来自Juan Perilla。2017年7月22日/生物谷BIOON/---在一台超级计算机上花了两年时间模拟HIV衣壳生命的1.2微秒。HIV衣壳由6400万个原子组成,是一种将HIV病毒运送到人细胞的细胞核中的蛋白笼状物。这种模拟为这种病毒如何检测它的环境和完成它的感染周期提供新的认识。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7月19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
光动力疗法加速多种人类疾病的诊疗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种利用光动力效应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这种新型技术的作用基础是光动力效应。光动力疗法的优点不同于传统的手术、放疗和化疗三大治疗肿瘤的手段,其对靶组织及损伤程度都具有可选择性,可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效应。相比其它技术而言,光动力疗法具有创伤小、毒性低以及选择性好等优点。
快速细胞运动的力学和动力学
鱼角膜基质细胞,是研究细胞快速运动的一个优秀的系统。通过细胞的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标记,研究和她的同事们能够按照跛脚的肌动蛋白周转在伪足。出乎意料的是,他们发现,肌球蛋白II在肌动蛋白的分布起着重要的作
李瑰贤——哈尔滨工业大学——特种传动智能设计及控制、微纳米机构动力学、基于生物科技的反求工程、空间啮合理论、系统模糊动力学及模糊可靠性、多目标动态优化设计等
特种传动智能设计及控制、微纳米机构动力学、基于生物科技的反求工程、空间啮合理论、系统模糊动力学及模糊可靠性、多目标动态优化设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