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ta与上海医院携手改革中国肾护理服务
PNAS:重新编程肾脏细胞修复肾损伤
2013年11月1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哈佛干细胞研究所(HSCI)研究人员提出了肾脏如何自我修复的一种新模式,新模式增加了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成熟肾脏细胞的可塑性远远比以前想象的更多。 肾脏发生损伤后,成熟的肾脏细胞去分化成自己更原始状态的细胞,然后再分化成受损组织修复所需的细胞类型,该研究发表在PNAS杂志上。
Cancer:胸部放射治疗肾母细胞瘤或可增加患者患乳腺癌的风险
--近日,来自美国西雅图Fred Hutchinson 癌症研究中心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接受胸部放射治疗肾母细胞瘤的病人或许会因辐射的暴露而增加其日后患乳腺癌的风险,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Cancer上。
Cell Res:高绍荣等iPS技术治愈β-地中海贫血等遗传性疾病获进展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绍荣博士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成果“Genetic correction of β-thalassemia patient-specific iPS cells and its use in improving hemoglobin production in irradiated SCID mice”的文章...
HMG:王福俤等发现中国中老年妇女缺铁性贫血易感基因
近日,国际遗传学知名杂志Human Molecular Genetics在线发表了中科院营养所王福俤研究组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张坚研究组合作,对中国中老年妇女缺铁性贫血风险基因位点的研究成果。 全球约有四分之一人口患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尤其是儿童青少年和女性。
Blood:科学家发现治疗贫血新靶点
2013年8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澳大利亚医药研究中心科学家最近研究表明Lyn酶与贫血相关。贫血的病理表现为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质量下降。贫血会引起病人出现很多严重症状。该新发现表明Lyn酶有望能够作为针对贫血病的治疗靶点,造福于受贫血困扰的病人。相关研究发表在近期的Blood杂志上。
世界上第一个3D生物打印全细胞肾组织
2015年4月1日全球领先的3D生物打印技术公司Organovo在波士顿的实验生物学会议上公布了世界上第一个3D生物打印全细胞肾组织的数据。
新技术使iPS细胞可用于治疗贫血
日本香川大学和京都大学23日发布公报说,其联合研究小组利用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培养出一种能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特殊细胞,有望用于治疗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主要在肾脏中生成,其作用是促进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如果患了慢性肾病,无法产生足量促红细胞生成素,就会导致血液中缺乏红细胞,从而出现贫血症状。
JNCI:血浆25-羟维生素D浓度影响肾细胞癌发病风险
虽然肾脏是Vit D代谢的主要器官,但是目前为止我们并不知道Vit D和肾细胞癌发病率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为了试图回答上述问题,来自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医学院的Hee Kyung Joh等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将其研究结果发表在JNCI 4月最新的在线期刊上。 研究者在本研究中前瞻性的评估了血浆25-羟Vit D和肾细胞癌发病风险之间所存在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