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抑郁症患者人脑功能连接组模块化重组特性
小编推荐:您不可错过的2018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前沿研讨会 基于数学图论分支的复杂网络理论是分析复杂关系的强有力工具,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脑网络成像研究中。模块化分析是复杂网络的典型方法,可用于检测大尺度脑网络结构特点。相关研究发现,人脑网络是以模块化进行结构与功能组织构建的,而这种基本组织结构会受到各种神经精神疾病条件的影响。近日,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脑与心智毕生
研究揭秘红肉与癌症的连接点!
【这个基因把红肉与癌症联系起来,现在我们终于知道它来自哪里】吃红肉和癌症的风险之间已经建立了联系。现在对CMAH基因的一项研究揭示了这种联系是如何发生的,甚至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哪种肉最有风险。CMAH负责合成红肉中的糖分子Neu5Gc以及一些鱼类和乳制品。在人类中,CMAH基因发生突变,这意味着我们的身体不会产生Neu5Gc。当我们食用含有这种糖的肉类或其他产品时,会引发对外来物质的免疫反应,反过来
豪森「洛塞那肽」申请上市——国内首个报产的长效GLP-1制剂
12月6日,豪森药业的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上市申请获得CDE承办受理。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是豪森自主研发的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只需每周注射1次。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人体胃肠道黏膜天然分泌的一种“肠促胰素”,可以与胰岛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并刺激胰岛素分泌,进而产生降低血糖的作用。GLP-1受体激动剂类降糖药物的优点在于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胰岛素,而且
诺和诺德计划启动索马鲁肽心血管结局研究
在11月21日的“资本市场开放日”上,诺和诺德向投资人披露了公司最新的研发和商业发展策略,表示公司的业务发展核心是通过研发改良型胰岛素、GLP-1类似物和新一代生物制品来打造公司在糖尿病和肥胖领域的领导力,让生物制药业务重新保持增长。具体到研发策略上,诺和诺德将会专注于糖尿病、肥胖、血友病、生长障碍等具有核心优势的疾病领域,并慢慢扩张到其他严重慢性疾病领域。公司目前主要依靠
肽链与检验点药物连接 靶向性倍增
检验点药物是近年来人类抗击癌症的努力中最激动人心的成就。Merck的Keytruda以及BMS的Yervoy一经上市就引起了市场的强烈反响,并迅速获得了多个肿瘤类型的治疗许可。不过,相对于市场对其的狂热追捧,这类药物目前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克服。例如这类药物并不是对于所有肿瘤类型患者都有效,更严重的是检验点药物甚至会引发一些肿瘤患者的自体免疫反应,严重的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许多研究人员目前
Nature:从结构上揭示MHC-I肽组装复合体筛选蛋白片段机制
图片来自S. Trowitzsch, A. Möller, R. Tampé。2017年11月16日/生物谷BIOON/---如今,社交媒体帮助我们跟上时事。由于我们无法同时处理大量的信息,神经网络仅提取我们需要知道的信息。我们体内的细胞以一种类似的方式运作:在抵抗寄生虫、病毒甚至癌症的过程中,一种被称作MHC-I肽组装复合体(MHC-I peptide-loading complex)
高通量连接探针扩增技术在第八届国际先心病高峰论坛上闪亮登场
2017年10月10-12日,国际先天性心脏病高峰论坛暨中国胎儿心脏出生缺陷一体化诊疗协作组2017年年会在上海盛大召开。本次会议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治前沿、外科术式及远期疗效、内外科综合诊疗以及围术期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会议邀请国际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协会主席、美国国立儿童医学中心心脏中心主任Richard Jonas担任会议的共同执行主席,同时邀请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欧美、澳大利亚在内的
Nature:神经连接蛋白控制星形胶质细胞形状和突触发生
图片来自Jeff Stogsdill, Duke University。2017年11月12日/生物谷BIOON/---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存在的时间几乎和大脑一样长。即便是一些简单的无脊椎动物,如秀丽隐杆线虫,也有原始的星形胶质细胞包围着它们的神经突触。当我们的大脑进化成复杂的计算机器时,星形胶质细胞的结构也变得更加复杂。但是星形胶质细胞的复杂性依赖于它们的神经元伙伴。当在培养皿中
Nature:一种自闭症疗法可恢复大脑连接功能
2017年11月7日/生物谷BIOON/--根据一项来自UT西南医学中心Peter O'Donnell 初级脑研究所的研究,科学家已经鉴定出了一组可以恢复自闭症患者大脑功能的疗法。这些自闭症患者体内缺乏对维持神经元连接至关重要的基因。虽然这个基因曾被与异常脑部大小相关联,但在小鼠中进行的研究表明,这个基因并没有这个功能,取而代之的是,它在调节一种抑制神经元之间互相通讯的蛋白质中发挥作用。另外,这项
科学家建立用于抗原表位精细作图的肽生物合成法
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徐万祥研究员和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谢毅课题组合作,在抗原表位作图和抗体识别精细表位鉴定的免疫学领域建立了肽生物合成法。附带详细操作程序的方法学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期刊。新改良法仍使用截短的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188)作为短肽的基因工程表达蛋白载体,但通过在pXXGST-1质粒的克隆区插入一病毒基因,既保留了原方法的主要特点,如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