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AD:中国阿尔兹海默症病理研究新进展

图:功能模块和通路网络(海马区,前三个阶段:aging,ND_H,AD_H) 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百人计划”研究员雷红星开展的“阿尔兹海默症致病机理的系统生物学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其研究论文《阿尔兹海默症中的能量代谢下调是神经元在微环境下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Down-Regulation of Energy Metabolism in Alzheimer's Disease i

2012-11-18

Nat Commun:治疗肺部细胞损伤的蛋白质疗法

近日,来自俄亥俄州立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利用名为MG53的蛋白质成功治愈了急性和慢性的肺部细胞损伤,而该蛋白质也被证明可以有效抑制肺部细胞损伤,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2014-07-28

PLoS One:自体免疫疾病与癌症之间的病理关联

近日来,一项研究表明,肿瘤细胞中相同的细胞凋亡抑制蛋白也可以表达在引起自身免疫疾病的细胞中。

2014-07-26

Antimicrob agents ch:致命真菌肺部感染的候选药物

2013年10月9日讯 /生物谷BIOON/--在分子水平上,与你想象的相比,你与浴帘上的霉菌或萨饼上的蘑菇有更多的共同点。人类和真菌共享相似的蛋白质,这使得真菌感染治疗的困难和昂贵。 当前每名患者治疗这些顽固的感染成本昂贵,并且对于治疗全身性感染至少20年没有出现新的抗真菌药物。

2013-10-08

PNAS:超分辨率图像分析揭示HIV感染策略

宿主细胞中的HIV病毒(Imag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目前,我们已经清楚知道HIV感染机体细胞的策略,运用显微镜的技术,我们可以轻松获取病毒的三维立体结构,对于我们研究病毒感染有很大的帮助。因为我们受限于可见光的波长,因此,运用传统的光学显微镜我们并不能观察到小于200nm的病毒结构,病毒的结构一般为25至300nm。

2012-11-18

Neurology:鉴别出亨廷顿氏症患者出现大脑病理学表现的分子机制

2012年10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在亨廷顿氏疾病对大脑损伤效应的研究上取得了新的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著名杂志Neurology上,这项研究主要揭示了受亨廷顿氏病影响较大的大脑区域,同时为开辟新型的疗法带来了帮助。

2012-11-18

Neurology:α核蛋白病理机制与胃切除术后患者的谵妄相关

免疫组化下的α核蛋白(A图箭头所指为正常型,B图箭头所指为磷酸化型) 术后谵妄的临床特性与α核蛋白相关认知障碍(如路易体痴呆和帕金森病痴呆)的核心特征相关。胃癌患者胃切除术后谵妄的α核蛋白病理机制尚不明确。为此,韩国延世医学院神经科的Mun Kyung Sunwoo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2013年1月30日的Neurology杂志上。

2013-02-17

The Scientist:肺部微生物组决定你的健康

相比于肠道微生物组,肺部微生物组研究落后了10到15年。近年来,科学家发现,肺部微生物组对呼吸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肺部微生物组研究也逐渐受到了科学家们的重视。近年来,肺部微生物组对呼吸道健康的重要性逐渐受到了科学家们的重视。The Scientist杂志特别撰文介绍了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如果将人类的消化系统看作是从口腔延伸至胃和肠道的一条河流,那么肺就是河流旁的湖泊,常常被湍急的水流波及,密歇根

2014-06-20

NSMB:三维图像使DNA损伤传感器可视化

从有毒化学物质,到太阳紫外线,甚至氧气,它们都正在不停地损伤着DNA。幸运的是,所有生物都有一个细胞内防御机制,它每天成无数次地巡查DNA、搜寻错误并修复错误。 哈佛和科学家利用X-射线衍射晶体分析法制作了细菌内检测基因组受损部分的蛋白机器,并获得了它修复DNA的图像。利用此图像获悉DNA修复过程如何运作。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