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科学家发现特殊的肿瘤抑制子或是乳腺癌细胞的致命弱点
2018年8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南卡罗莱纳医科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由于肿瘤抑制子和癌基因之间的失调,正常的乳腺细胞或能阻止乳腺癌的成功放疗效应。肿瘤抑制子常常能够扮演“车闸”的角色,其能阻断癌细胞失控生长,而癌基因则是癌症发生的加速器。图片来源:Medical University
王学浩院士:首次发现YAP抑制剂联合PD-1抗体或肿瘤疫苗可显著增强免疫治疗效果
近日,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又传来一则喜讯!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省人民医院肝脏移植中心主任王学浩团队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项合作研究:表明YAP抑制剂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抗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其联合抗PD-1抗体和癌症疫苗,能够显著增强免疫治疗效果。团队首次证实了Yes相关蛋白YAP能够通过影响肿瘤微环境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为临床提供了新的肿瘤免疫治疗策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Cancer D
Cancer Res:西安交大学者发现抑制甲状腺癌发生的重要因子
2018年7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锌指蛋白677(ZNF677)属于锌指蛋白家族,通过结合特定序列的DNA发挥转录因子活性。之前有报道发现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启动子甲基化导致ZNF677表达下调。但是在包括甲状腺癌在内的人类癌症中,ZNF677发挥的生物学作用和确切机制仍然未知。最近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侯鹏研究员等人发现了ZNF677调节甲状腺癌发生的重要作用和机制,相关
Nature:高脂肪低碳水能抑制肿瘤生长?
“生酮饮食”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名词。这类饮食提倡摄入高脂肪和低碳水,听起来非常反常识。但许多研究表明,这样的饮食结构竟能对健康带来好处。不久前,我们也报道过生酮饮食能如何对大脑带来裨益,这项有趣的研究也发表在了《细胞》上。仅仅过去了一个多月,生酮饮食又再次登上了顶尖学术期刊。在今日的《自然》杂志上,来自哥伦比亚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一支联合团队在线发表了一篇正文只有2页的论文。
Nat Cell Biol:已知的生长抑制因子竟然可以促进致命脑癌
2018年6月19日讯 /生物谷BIOON /——压力对于肿瘤进化是不可或缺的,癌细胞的生存依赖于压力的调节。图片来源:Cincinnati Children's而近日来自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领衔的一项研究就发现肿瘤相关的压力可以缓慢激活生物能量感受器AMP激酶(AMPK)。为了生存,癌细胞会劫持正常细胞中保守的一个调节AMPK的压力响应信号通路为肿瘤供能,相关研究于近日发表在《Na
科学家揭示线粒体翻译因子调控肿瘤细胞能量代谢的新机制
6月3日,国际学术期刊《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秦燕课题组与杨福愉课题组的合作研究成果:Human Elongation Factor 4 Regulates Cancer Bioenergetics by Acting as a Mitochondrial Translation Switch,揭示了线粒体翻译因子调控肿瘤细胞能量代谢的新机制。线
PD-1抑制剂Nivolumab免疫治疗过程中的肿瘤及微环境进化研究
众多研究表明,免疫检查位点抑制剂能够改善多种肿瘤治疗后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1]。而肿瘤的微环境特征(TME)通常会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响应有关:比如在TME中PD-L1的表达,会与不同肿瘤类型的抗PD-1/PD-L1疗法的疗效相关[2,3]。另外,TME也有可能会限制效应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渗入,从而减弱T细胞的扩张,或直接降低浸润淋巴细胞(TILs)的存活力
罗氏Hemlibra获得无VIII因子抑制物A型血友病治疗优先审评认定
6月5日,罗氏制药公布称美国FDA已经接受了Hemlibra? (emicizumab-kxwh)用于未产生VIII因子抑制物A型血友病成人及儿童患者治疗的补充新药申请(sBLA),并授予其优先审评。sBLA是基于临床三期HAVEN 3的数据制定的。预计FDA将在2018年10月4日前作出批准决定。罗氏首席医学官及全球产品开发负责人Sandra Horning博士表示:“A
Oncogene:浙江大学医学院找到抑制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关键分子
2018年5月25日 讯 /生物谷BIOON/ --尽管机体存在一系列免疫监视机制,但仍难以阻止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肿瘤细胞进化出免疫逃逸机制导致机体无法对肿瘤细胞进行有效清除。许多研究已经证实肿瘤免疫治疗能够为癌症患者提供持久的治疗效果,但如何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持续时间仍然是肿瘤免疫的重要目标。Shp2是一个能够增强多种肿瘤细胞恶性程度的癌基因,但是其在调节肿瘤免疫方面的作用还不是特别清楚。
新型非病毒纳米载体将有效抑制肿瘤生长
小编推荐会议:2018肿瘤与转化医学国际大会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蒋兴宇、郑文富带领的课题组发表了非病毒纳米载体递送的研究成果。他们开发了一系列非病毒的纳米载体,这些非病毒纳米载体可以高效递送CRISPR/Cas9系统到体内,为拓展这一强大基因编辑技术在生命科学和临床应用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途径。相关研究成果Thermo-triggered release of CRISPR-C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