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子刊:这种真菌感染,会导致大脑阿尔海默病样变化
论文通讯作者 David Corry 教授表示,这项研究有望为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提供一个重要的新拼图。目前的理解认为,阿尔茨海默病主要是由于大脑中有毒的β-淀粉样蛋白(Aβ)样多肽的积累导致神经变性
Cell Rep:大脑的真菌感染或会产生阿尔兹海默病样的改变
来自贝勒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动物模型进行研究揭示了白色念珠菌是如何进入大脑并激活大脑细胞中促进其清理的两种独立机制并产生β淀粉样蛋白样肽类的。
可能是你的肠道菌群在“作祟”!Nature子刊:产生丁酸盐的肠道菌群丰度降低、促炎菌群丰度增高会加重焦虑抑郁症状
“不想上班,不想出门,只想躺着”、“莫名其妙地担心、纠结”……焦虑抑郁像一只住在大脑里的怪兽,吞噬着患者的快乐和活力,又像是
Transl Psych:科学家机体机体焦虑症和肠道菌群之间的神秘关联
来自西南医学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人类肠道内的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与抑郁症患者机体焦虑症水平的增加有关。
新研究称脑部真菌感染会产生类似阿尔茨海默病的变化
贝勒医学院和合作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动物模型发现了白色念珠菌如何进入大脑,如何激活脑细胞中促进其清除的两种独立机制(这对于了解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非常重要),并且产生β淀粉样蛋白(Aβ
报名倒计时 | 张晨虹、贺子龙、王炜、李华军、郑鹏、陈海威受邀出席2023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研讨会微生物组与健康论坛
张晨虹、贺子龙、王炜、李华军、郑鹏、陈海威受邀出席12月12月16-17日2023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研讨会微生物组与健康论坛
日程更新2.0 | 12月16-17日2023(第九届)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研讨会即将开幕!
由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复旦大学微生物组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微生物发育与健康研究中心、生物谷联合主办的2023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研讨会将于2023年12月16日-17日在沪举办
Science:确定ZNF800是肠道干细胞分化为肠内分泌细胞的主抑制因子
人类肠道的不同细胞类型是由肠道干细胞通过分化过程发育而成的。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荷兰胡布勒支研究所、马克西玛公主儿科肿瘤中心和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肠道类器官(gut organoids)对
邓子新院士、孟广勋教授、王炜研究员受邀担任2023(第九届)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研讨会联合主席!
生物谷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复旦大学微生物组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上海究本科技有限公司于2023年12月16-17日举办2023(第九届)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研讨会
研究揭示肠道微生物在布氏田鼠胎后体温调节发育中的作用
恒温性对哺乳动物的生存具有重要作用。许多恒温动物在出生后,体温调节能力尚未发育完善,热量散失是威胁它们生存的重要因素。晚成型动物的幼体从出生到断乳,产热能力逐渐发育,到断乳后才具有较完善的体温调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