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哺乳动物肠道病毒的相互作用改变共生菌的外膜囊泡的产生和含量
肠道共生菌有助于维持肠道内环境的稳定。破坏共生菌群与疾病的发展和持久性有关。肠道病毒利用共生菌加强病毒感染的广泛能力进一步证明了这些微生物的重要性。
Cell Rep:利用装载CRISPR的病毒来感染肠道菌群或能阐明微生物组基因编辑的潜能
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成功利用DNA编辑系统—CRISPR改变了生活在哺乳动物肠道中细菌的基因组,这一进展或代表了科学家们理解微生物组的研究进展,最终有望帮助开发治疗肠道相关疾病的新型疗法。
研究人员发表深浅海软甲纲动物比较病毒组学分析成果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崔杰研究组在国际期刊《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上在线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深海具有光照少、盐度高等独特的理化性质,是不利于生物生存的极端恶劣环境。由于采样困难,人们对于深海的研究较为局限,而对深海病毒的种类更是知之甚少。在这项工作中,崔杰团队对“科学”号科考船在深海冷泉区采集到的一种虾类(潜铠虾,Shinkaia
针对肠道病毒D68型的高效单抗疗法研究取得进展
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员黄忠课题组和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丛尧课题组、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教授龚四堂课题组的合作研究论文Functional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two-MAb cocktail fo
科学家发现母乳喂养可以减少婴幼儿肠道病毒感染
人类在出生后不久肠道就会感染细菌,但是研究发现婴儿胎粪几乎没有检查出任何“病毒样颗粒(VLPs)”,在出生后1个月内,病毒便开始在肠道中不断繁殖,并且这些病毒将一生存在于人体的肠道中,重要的是,这些病毒可能会在以后导致胃肠道疾病。近期《Nature》在线发表了题为“Breastfeeding influences the neonat
昆明动物所发表人类病毒组多样性变化模型
病毒在人体内以病毒群落形式存在,这些病毒群落的集合即为人类病毒组(Human Virome)。与肠道菌群中的细菌相比,病毒数量是细菌数量的10倍以上。人类病毒群落包括内源性逆转录病毒、感染人类细胞的真核病毒、感染细菌的噬菌体和感染古菌的病毒。人体病毒群落与宿主间存在协同进化,因而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现有研究发现,人体病毒组与许多疾病
伊蚊所携带病毒组的稳定性和多样性研究获进展
伊蚊(Aedes spp.)是可传播疾病的重要医学媒介,携带蚊媒病毒、蚊虫特异性/共生病毒,对全球公共卫生造成威胁。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这类病毒具有蚊种特异性且稳定存在于蚊虫中,可能会影响蚊媒病毒的传播、蚊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目前,学界仍缺乏对蚊虫不同发育阶段病毒组动态变化、实验品系与野外捕获的蚊虫中病毒组差异及蚊虫对这类病毒获取途径的相关研究。近期,中国科学
每个人的肠道中或许都拥有特殊的“病毒组”!
2020年9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Host & Microbe上的题为“The Gut Virome Database Reveals Age-Dependent Patterns of Virome Diversity in the Human Gut”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俄亥俄州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
研究揭示肠道病毒B家族成员入侵机制及中和机理
肠道病毒是人群中流行广泛的病毒之一,不同家族不同血清型在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时间维度上层出不穷。一方面,当一种血清型在某一地区大规模流行,疫苗的介入使易感人群对其产生群体免疫效力,导致该血清型被压制,但同时另外一种或几种血清型会出现,经过一段时间进化,逐渐成为感染某一特定人群的主要病原。例如,EV71疫苗出现后,我国EV71的感染人数减少,却伴随C
研究揭示A族肠道病毒利用受体入侵的分子机制
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成员是一类非囊膜单股正链RNA病毒,其中,肠道病毒属(Enterovirus)含有众多影响人类健康的病毒成员,会导致多种人类及哺乳动物疾病,如:感冒、手足口病及脊髓灰质炎病等。柯萨奇病毒A10(CV-A10)属于A族肠道病毒,作为引发手足口病的相关病原,对全球婴幼儿的健康具有严重威胁。除在患儿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