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肠道微生物组最新研究进展(第1期)

2017年11月30日/生物谷BIOON/---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和排毒器官,其回旋盘转的结构被形象地称为人体第二大脑。肠道中寄生着数以计亿的细菌,它们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一种外环境,各种微生物按一定比例组合,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在质和量上形成一种生态平衡。然而肠道菌群并不都是人类的朋友,按特性来讲,它们可分为3大类,即好菌、坏菌和中性菌。当人体肠道中好菌比例下降而坏菌数量上升时,人体免疫力下降,极

2017-11-30

那还得看你的肠道微生物 | 临床大发现

是不是经常听到,要健康,就吃全麦面包!然而,以色列Weizmann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却发现:对于一部分人而言,相比于吃全麦面包,吃白面包血糖会飙的更高;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吃全麦面包比吃白面包血糖飚的高。这些天天坚持全麦健康生活的人找谁说理去?!近期,著名期刊《细胞代谢》杂志,以封面的形式刊登了一项以色列的这项研究成果:吃白面包还是吃全麦面包更健康,要因人而异;而且这跟你的肠道微生物有着很大

2017-12-01

肠道微生物与高血压的微妙关系

Credit: Chelsea Turner/MIT根据MIT的一项新研究,肠道中的微生物有助于防止高盐饮食带来的负面影响。MIT团队与德国研究人员合作研究发现,无论是小鼠还是人类,高盐饮食都会使某种有益菌的种群减少。所以,称为Th-17的促炎性免疫细胞的数量会增加。这些免疫细胞与高血压相关,但是目前尚不清楚二者之间相互关联的准确机制。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益生菌疗法可以逆转这些影响,但是他们也提醒

2017-11-21

华人科学家打开了肠道微生物与长寿之间的大门 | 科学大发现

一篇从基因层面揭示了肠道微生物和衰老的研究发表在了《细胞》杂志上!王萌教授来自贝勒医学院的华人科学家王萌教授带领团队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型,对其体内将近4000种存在不同突变的大肠杆菌进行了筛选,找到了几十个能够延长寿命、延缓肿瘤发展和β-淀粉样蛋白积聚的基因!而且还发现了一个可以“续命”的化合物——荚膜异多糖酸(colanic acid,CA)[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肠道微生物的变化与

2017-11-29

科学家首次发现婴儿的认知发展水平与特定种类的肠道微生物显著相关 | 临床大发现

相信很多宝妈们在给宝宝擦屁屁时,顺便会看一眼宝宝的便便,看看的它的形状、颜色,以判断宝宝是否健康。最近,由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婴儿1岁时便便中的微生物,还与2岁时的认知有关呢!具有某一特定细菌群落的婴儿,在2岁时的认知测试中会表现得更好!相关的研究结果刊登在精神病学顶级期刊,《生物精神病学》杂志上[1]。该研究的通讯作者,Rebecca Knickmeyer ,兴奋地说道“

2017-11-29

《科学》双重磅:科学家首次证实肠道微生物影响PD-1/L1抗体治疗效果!肠道微生物和免疫治疗现神之汇合 | 临床大发现

“这位先生,请留步,我希望能跟你讲一下我们的天父和救主,克苏鲁……”抱歉,章鱼同志您走错片场了。克苏鲁神话不过是小说家的杜撰,但奇点糕越来越觉得,我们的身体里就有着这样一群主宰者的存在。没错,就是肠道微生物这些磨人的小妖精,说它们是科研界的最高频词汇毫不为过:为什么微生物研究最近在医疗科技界火的一塌糊涂?奇点糕们给大家带来的关于肠道微生物与疾病的研究也是数不胜数,肥胖、糖尿病、帕金森病、炎症性肠病

2017-11-23

Cell:揭示肠道微生物组与自身免疫疾病存在关联

图片来自Cell, doi:10.1016/j.cell.2017.09.022。2017年11月19日/生物谷BIOON/---很多人把“细菌”这个单词与肮脏和恶心的东西关联在一起。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卡明医学院的Pere Santamaria博士并不同意这一点。Santamaria说,我们体内的细菌,即微生物组,对我们的健康产生各种积极的影响。“我们肠道中的细菌实际上具有很多有益的功能

2017-11-19

科学家首次证实肠道微生物会协助癌症转移,并帮助癌细胞在体内其他位置安家落户 | 科学大发现

对于单身来说,行走在这世上随时都可能会被暴击。各种节日被撒狗粮不说,有时候看到超市货架都会被插刀:咖啡有咖啡伴侣,泡面有火腿肠伴侣,而狗到小编单身的这岁数,早就老得挂掉了……(不,小编没有在哀嚎,真的……)冬……冬天也不要虐狗啊,哪怕你们是警犬……就连癌细胞,都能想办法过得幸福美满。它们自己疯狂增殖不说,还想各种办法策反体内的正常细胞一起做伴。而且科学家们早已发现,微生物也不甘寂寞地加入到了癌症的

2017-11-30

瑞金医院和华大基因联合破解与汉族人肥胖有关的肠道微生物,吃出好身材不是梦 | 临床大发现

今天,《自然医学》杂志上刊登了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和华大基因共同完成的一项研究[1]!研究人员以中国的汉族年轻人为研究对象,确定了一个能抑制肥胖的肠道微生物——多形拟杆菌,还研究了其对代谢产物氨基酸水平的影响。研究的通讯作者为瑞金医院的宁光院士、王卫庆教授和华大基因的Karsten Kristiansen教授。宁光院士(左)、王卫庆教授(中)和 Karsten Kristiansen教授

2017-11-29

PNAS:年龄与肠道微生物影响多发性硬化疾病恶化

2017年11月18日/生物谷BIOON/---最近,来自Rutgers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们发现年轻时肠道微生物会影响多发性硬化的发生与发展。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PNAS》杂志上,文章的作者是来自神经学系的博士后研究员Sudhir Yadav博士以及副教授Kouichi Ito博士。由于小鼠在自然条件下并不会出现多发性硬化的症状,因此作者等人构建了多发性硬化的小鼠模型,并且用于研究多发性

2017-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