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ecul Endocrinol:肝脏糖原代谢与糖稳态平衡和脂肪肝的关系
近日,国际内分泌领域期刊Molecular Endocrinology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陈雁研究组的论文Regulation of glucose homeostasis and lipid metabolism by PPP1R3G-mediated hepatic glycog
Nature medicine:美科学家发现肝脏调控血小板合成新机制
2015年1月21日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国际生物学顶尖期刊nature medicine刊登了来自哈佛医学院Karin M Hoffmeister研究小组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他们通过研究证明循环系统中的血小板会发生去唾液酸化,从而被AMR识别并清除,同时,这一清除机制会驱动肝脏细胞中JAK2-STAT3信号通路激活,促进血小板生成素(TPO)的合成,进而调控血小板生成。
我国医生成功将克隆猪肝脏移植猴子体内[组图]
中国医生成功地将一头克隆猪的肝脏移植到一只藏猕猴身上,这只猴子因此被载入史册。中国西安西京医院宣布,这家医院把猪的肝脏成功植入一只猴子体内。医生在5月28日实施了这个移植手术。这只猕猴现在的情况十分稳定。专家认为手术获得成功。
ACS Nano:科学家在肝脏细胞中实现利用人工酶类来模拟天然的解毒机制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ACS Nano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美因兹约翰尼斯古腾堡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在肝脏细胞中三氧化钼纳米粒子可以将亚硫酸盐氧化成为硫酸盐,其作用类似于亚硫酸盐氧化酶;这种功能化的三氧化钼纳米粒可以跨越细胞膜并且在线粒体中积累,在线粒体中其就可以恢复亚硫酸盐氧化酶的活性。
PNAS:丙肝病毒通过劫持肝脏microRNA以幸存
病毒性疾病仍然是医学科学的最大挑战之一。由于与人类数千年的协同进化,它们利用人类宿主生物学生存繁荣的能力使他们很难成为医学治疗的靶标。 北卡罗来纳大学(UNC)教堂山分校的科学家们与科罗拉多大学的同事们一起研究,首次证明一个人类肝细胞中调节基因表达的小RNA分子如何被丙型肝炎病毒劫持以确保此病毒的幸存--帮助医学家们理解为什么一个新的抗病毒药物出现有效的抗病毒作用。
年底加班不加病“肝脏重在养”
年终临近,紧张忙碌的岁末盘点加上应酬增多,不知觉中给身体带来不小的负担。各医院门诊显示,因过度疲劳以及气候影响,近来肝病、颈肩综合征、妇科病等就诊量明显攀升,专家提醒大家在拼业绩长红的同时,不能忽视身体的保健。 肝脏保护重在“养”。应酬多,长期睡眠不足和工作超时都会增加肝脏负担,而如果大量饮酒,更是给肝脏健康亮红灯。
Cancer Cell:警惕高脂饮食带来肝脏疾病
2014年10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由代谢应激(例如通过高脂肪食物中的脂质)激活的免疫细胞会迁移至肝,与肝组织中的细胞相互作用,驱动脂肪肝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肝癌的发展。亥姆霍兹慕尼黑中心的科学家
肥胖可加速人类肝脏的衰老
利用一种名为表观遗传时钟的老化生物标志物,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等处的研究人员首次发现,肥胖可以加速个体机体肝脏的老化速度,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PNAS上,该研究或许可以帮助解释年龄相关的疾病的发病机制,比如肝癌等疾病。
CMAJ:传统抗生素服用或引发老年人肝脏损伤风险
2012年8月16日 电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加拿大的研究人员表示,抗生素莫西沙星(moxifloxacin)和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应当进行有效地监管控制,因为服用这两种抗生素对老年人有潜在的肝损伤风险。 相比使用抗生素克拉霉素,这些抗生素带来的肝损伤风险是前者的两倍。肝脏损伤包括中毒性肝病、肝炎、肝坏死或者未指明的急性肝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