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陈竺:艾滋病防治要全面预防、积极治疗、消除歧视

权威访谈 全面预防、积极治疗、消除歧视 ——卫生部部长陈竺谈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 1981年世界报告首例艾滋病病例至今,在短短30年间,艾滋病已肆虐全球,夺去2500多万人的生命,摧毁了千百万幸福家庭,造成了严重的经济、社会负担。 世界各国与艾滋病这一共同敌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持久战。在第24个艾滋病日到来之际,卫生部部长陈竺就我国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2015-03-26

艾滋病免费抗病毒药物清单何时能扩大?

2006年,中国将防治艾滋病的"四免一关怀"政策制度化、法制化。自此,越来越多的人从这项政策中受益。八年过去了,除了国家现有的免费抗病毒药物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何时能用上更好的药物?被寄予厚望的艾滋病

2015-03-26

JACS:艾滋病毒天然屏障或被打开

2015年3月2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东安格利亚大学研究人员通过血液稀释剂对人体艾滋病毒天然屏障有了新了解。新研究揭示了朗格汉斯蛋白如何作为感染艾滋病毒第一阶段的自然屏障存在于生殖器分泌液中,期间与

2015-03-25

“新艾滋病”肆虐美国 已有30万人感染

据报道,美洲查加斯氏病(锥虫病)正肆虐美国,估计已有逾三十万人受感染。该虫媒性疾病与艾滋病病毒(HIV)早期扩散的情况相似,故又称为“新艾滋病”。

2015-03-26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设立“科研智囊团”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6月3日在日内瓦发布公报说,该机构当天设立了由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国际专家委员会,专门负责为全球抗艾滋病事业提供科研咨询及建议。 公报指出,该委员会将为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开展的有关艾滋病的重点科研项目建言献策,并确保最新科研成果能被及时应用到全球抗艾滋病事业中,委员会还将为该机构调整全球抗艾滋病政策提供咨询意见。

2015-03-26

科学家揭秘为什么“柏林病人”的艾滋病能够治愈

截至目前为止,只有一个人被认为完全治愈了HIV——他就是“柏林病人” Timothy Ray Brown。但是究竟是什么疗法治愈了Brown的艾滋病却没人能够说清楚。

2015-03-26

时代周刊2012十大医学突破:新型艾滋病药物

综合过去近12个月在医学界所取得各种成就,时代杂志评出了2012年的十大医学突破,其中不仅有对传统观点的挑战,也不乏鼓舞人心的新型药物和技术。 1. “垃圾DNA”有大作用 “垃圾DNA”有大作用 以往认为,人体内98%的基因组序列都是无用的垃圾基因,如今看来这一观点已经过时。事实上,这些DNA才是遗传的中心,它们可以调节基因何时以何种方式发挥作用,以及如何高效生产出不同的蛋白。

2015-03-26

华人学者发现人体对艾滋病感染的“警报器”

美国华人学者陈志坚领导的研究小组在新一期《科学》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一个能识别艾滋病病毒的受体。当人体出现感染迹象时,它就会“拉响警报”。这一成果对开发艾滋病药物与疫苗或许将有很大帮助。 陈志坚现任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他领导的研究小组用生物化学手段提纯蛋白质,找到了一种叫做的cGAS的酶。

2015-03-26

历史上的今天:全球首个艾滋病患者奇迹“重生”

治愈之后的布朗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也是世界上首位艾滋病患者被成功治愈的纪念日。2011年6月5日,一位名叫蒂莫西·雷·布朗的美国艾滋病及白血病患者,成为全球首个艾滋病治愈病例患者奇迹重生。 全球首个艾滋病治愈病例 2007年一位名叫蒂莫西·雷·布朗艾滋病患者来到柏林求医,他找到了胡特医生,一名海德堡大学肿瘤病和血液病专家,当时布朗的状态很差,病情持续恶化,几乎已近死亡的边缘。

201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