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大丽轮枝菌木聚糖酶介导毒性和堵塞导管作用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黄萎病防控创新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上在线发表题为“Cytotoxic function of xylanase VdXyn4 in the plant vascular wilt pathogen Verticillium dahlia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研究揭示二硫键对该木聚糖酶结构及功能的影响的分子机制
木聚糖酶是降解富含半纤维素成分的关键酶,研究其降解过程以及水解特性对于地球可再生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木聚糖酶蛋白结构因受二硫键的影响,酶蛋白的刚性得以增强,酶降解底物的过程以及所形成产物的组成均会发生变化,酶的水解特性也产生相应变化。论文通过同源建模、DS分子模拟以及重叠延伸PCR等方法,研究了不同位置二硫键及
Cell:发现一组抗聚糖抗体可有效地中和HIV病毒
2021年5月26日讯/生物谷BIOON/---天然抗体可以靶向病原体表面上的宿主聚糖。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杜克大学人类疫苗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报告,一组新发现的与HIV病毒外壳上的聚糖结合的抗体能够有效地中和这种病毒,并指出一种新的疫苗方法也可潜在地用于对抗SARS-CoV-2和真菌病原体。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5月20日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
Nature子刊:通过机器学习模型识别复杂疾病的重要生物标记物
2021年5月27日讯/随着高通量技术的发展,通过世界各地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形成了大型公共数据库,如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这对阐明疾病表型的分子机制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由于癌症等复杂疾病的病理以及其在遗传、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水平上复杂的分子机制,研究复杂的人类疾病仍具有挑战性。目前,已有很多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开发出来,包括非线性核支持向量机(SVMs)
研究人员发展出相变蛋白质的共价键标记和成像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蛋白质折叠化学生物学创新特区研究组研究员刘宇团队和生物分子高效分离与表征研究组研究员张丽华团队合作,通过发展新型仿生荧光共价键探针和质谱表征方法,发现蛋白质聚集态界面具有化学反应活性,可用于相变蛋白质的标记与成像。蛋白质在人体内的相变过程会诱发多种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症、阿尔兹海默症、渐冻人症和老年性心衰等。针对上述疾病,刘
科学家在肠道微生物组中寻找能指示机体肝癌风险的特殊“标记”!
2021年2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题为“Gut microbiota impact on the peripheral immune response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related hepatocellular c
研究发现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发生新机制与诊断标记物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能使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率增加1.5-2.5倍,是老年痴呆发生的重要风险因素,因此,人们提出阿尔茨海默病是第三类型糖尿病。然而,引起糖尿病人群认知损伤的机制尚不清楚。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教授申勇课题组在Alzheimer's & Dementia上,在线发表题为Increase
《BMC》发文:精子中的生物标记物可能与后代自闭症相关
自闭症(ASD)是发生在婴儿时期的一种特殊性精神障碍,又称婴儿孤独症。过去曾经认为,其病因可能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然而,最近《BMC》发布的一项研究却颠覆了人们的认知,指出可能在精子中就已经存在导致后代患有自闭症的基因。这是一项由华盛顿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带来的题为 “Sperm DNA methylation epimutation biomarker for
Nat Immunol:研究解释致命性脓毒症的分子标记物
由UConn Health的研究人员在1月4日的《Nature Immunology》杂志上报道说,一种糖结合蛋白可能会加剧炎症与败血症,仅在美国,这种疾病每年就导致超过270,000人死亡。
鞘脂生物标记物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林旭研究组在PLOS 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Associations among circulating sphingolipids, β-cell function, and risk of developing type 2 diabetes: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