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首个非多巴胺D2受体结合的药物SEP-363856关键临床研究获得成功!

2020年04月20日讯 /生物谷BIOON/ --日本住友制药(Sunovion)美国子公司Sunovion Pharma公司近日宣布,评估TAAR1激动剂SEP-363856治疗精神分裂症的4周关键研究SEP361-201的结果,已发表于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文章题目为:A Non–D2-Receptor-Binding Dr

2020-04-21

Hyleukin-7(长效二IL-7)多水平作用T细胞成熟,为癌症免疫治疗架桥铺路

2020年04月10日讯 /生物谷BIOON/ --NeoImmuneTech(NIT)是一家专注于开发T细胞疗法的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近日,该公司宣布与百时美施贵宝(BMS)签订了一项临床合作协议,评估其T细胞放大器——长效IL-7疗法Hyleukin-7(rhIL-7-hyFc, NT-I7)和PD-1阻断抗体疗法Opdivo(欧狄沃,通用名:nivo

2020-04-10

微生物固体发酵生产γ-谷氨酸研究获进展

γ-聚谷氨酸(γ-PGA)可以增加作物的产量,对肥料和水分起到很好的缓释作用,同时还可以改善土壤的保水性能及团粒结构、增强农作物的抗病能力,具有显着的保水保肥、增产节肥效果。γ-PGA作为一种优良的环保型高分子材料,主要由微生物通过液体发酵或固体发酵得来。但目前γ-PGA制备存在发酵碳氮源成本高、需氧量大以及提取纯化困难等众多问题,导致γ-PGA制备成本高昂

2020-03-28

人源七体Pannexin 1通道的冷冻电镜结构研究取得进展

3月12日,Cell Research 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人源七聚体Pannexin 1通道的冷冻电镜结构》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竺淑佳研究组与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王磊课题组和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余学奎课题组联合完成。细胞之间的交流是细胞发育及细胞稳态

2020-03-15

三叶草与葛兰素史克合作评估“S-三体”候选疫苗与大流行疫苗佐剂系统联用

2020年02月25日讯 /生物谷BIOON/ --三叶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叶草生物”)近日宣布,将与疫苗巨头葛兰素史克(GSK)开展研发合作,推动其基于蛋白的新型冠状病毒候选疫苗“COVID-19 S-三聚体”的研究开发。GSK将为三叶草生物提供针对预防疾病大流行的疫苗佐剂系统,以便在临床前研究中进一步评估“S-三聚体”。三叶草生物是一家总部位

2020-02-25

三叶草生物成功表达重组“S-三体”疫苗,并证实多例康复病人抗体阳性!

2020年02月11日讯 /生物谷BIOON/ --三叶草生物制药是一家致力于创新及变革性生物制药研发的生物制药公司。近日,该公司宣布在哺乳动物细胞内成功表达 “S-三聚体” 新型冠状肺炎病毒(2019-nCoV)重组蛋白疫苗,并在成都高新区政府和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的大力协助下,用新获得的 “S-三聚体” 抗原在多例病毒感染患者康复后血清中检测到病毒

2020-02-11

Sci Trans Med:多物与蛋白质帮助修复受损神经元

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创造了一种可生物降解的神经导管(一种聚合物管),其中装有促进生长的蛋白质,可以使受损神经从新生长,而无需移植干细胞或供体神经。

2020-01-24

智共推细胞产业发展丨第三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细胞治疗规范化管理高峰论坛圆满举办

2019年12月21日/生物谷BIOON/--“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细胞治疗质量控制与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细胞治疗规范化管理高峰论坛”在河南郑州举办。本次高峰论坛由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细胞治疗质量控制研究专业委员会、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办。本次论坛主题为“严把细胞质量,规范细胞治疗”,来自国内细胞

2019-12-21

Immunity:多巴胺可能是儿童哮喘的元凶

2019年11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最近发表在《Immunity》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产生神经递质多巴胺的神经元能够与T细胞进行通讯,以增强幼鼠肺部的过敏性炎症反映,但老年小鼠的肺部则没有上述现象。这些发现有可能解释为什么儿童哮喘患病率比成人高。通过研究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以及儿童哮喘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开发治疗儿童哮喘的新策略。 文章作者,布莱根妇女医院和

2019-11-21

eLife:长期挫折会抑制多巴胺的产生

2019年1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一生中长期遭受社会逆境困扰的人们可能无法产生足够的,应付急性压力情况所需的多巴胺。 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eLife》杂志上,该结果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长期暴露于心理创伤和虐待会增加精神疾病和成瘾的风险。 主要作者,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转化精神病学研究小

2019-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