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kos:丁平等研究揭示千岛湖鸟类群落不支持小岛屿效应
近日,国际著名生态学期刊Oikos在线刊登了浙江大学生科院研究者的最新研究成果“No evidence for the small-island effect in avian communities on islands of an inundated lake,”,文章中,研究者表示千岛湖鸟类群落不支持小岛屿效应。
Func Plant Biol:武汉植物园在珍稀植物群落叶性状研究中获新进展
珍稀植物群落与全球阔叶树的叶性状关系比较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Functional Plant Biology在线刊登了武汉植物园的研究成果“Leaf traits and persistence of relict and endangered tree species in a rare plant community,”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在珍稀植物群落叶性状研究中获新进展。
中国沙漠:土地覆被变化与管理对土壤动物群落演变的耦合效应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系统管理被认为是人类活动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地上/地下生态过程最重要和最直接的两个因素。目前,针对中国西北干旱区荒漠绿洲生态系统,关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土地管理措施对土壤动物群落演变过程及其多样性形成的耦合影响与调控机制的综合性研究甚少。
Nature:肠道微生物群落对营养不良的反应
儿童营养不良是很多低收入国家的一个主要健康问题,虽然死亡率可以通过治疗性食物干预降低,但在严重急性营养不良情况下却难以实现健康生长的完全恢复。
STE:邵克强等揭示蓝藻水华厌氧分解对湖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细菌是湖泊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营养盐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富营养化湖泊中的蓝藻水华在高温、厌氧条件下,死亡分解常会引发“湖泛”,对湖泊生态系统结构产生很大的影响,并可能进一步影响到湖泊的水质安全。因此,认识蓝藻水华降解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对于了解揭示浅水湖泊营养盐的微生物循环机理、蓝藻水华暴发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PLoS ONE:江明喜等亚热带山地森林群落构建研究中获进展
群落构建机制是生态学基本和核心问题之一。环境过滤、种间作用和随机过程被认为是群落构建三类主要驱动力,区分它们在不同生态系统的相对贡献也成为当下生态学家们关心的问题。湖南八大公山25 ha样地代表了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类型,该样地物种丰富,地形起伏多变,沟谷纵横,厘清该样地内不同生态学过程的相对贡献,对补充和提高我们对物种丰富群落构建机制的理解有重要意义。
JCI:克罗恩病患者肠道微生物群落异于健康者
克罗恩病(Crohn)和其他炎性肠道疾病(IBD)会给病人带来疼痛,导致患者身体虚弱。现在还没有已知的方法来治愈这些疾病,但疾病症状是可以得到控制的。人们普遍认为IBD的发展是个体基因组成,肠道菌群,以及环境因
Nat Commun:人类肠道中的细菌群落开关
人类肠道中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可以从一种稳定的状态转变成为另外一种状态,关键的细菌群体往往不可能存在;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开启新型的诊断策略以及治疗操作手段或许对于改善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Soil Biol & Biochem:成都生物所等在玉米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演替研究上获进展
植物根际微生物类群对植物的营养吸收和健康生长意义重大。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传统的研究方法由于分辨率较低,使得我们很难真正了解根际细菌群落的结构及其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