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t Cell:韩方普等植物新着丝粒形成及表观遗传学研究获进展
近日,来自中科院遗传发育所韩方普实验室在植物新着丝粒形成及表观遗传学研究去的了进展,研究者长期从事植物着丝粒的表观遗传学研究,曾在植物中首次发现着丝粒的失活现象(PNAS,2006)并初步分析失活的B染色体着丝粒具有不分离(nondisjunction)的功能(Plant Cell,2007a)。
PNAS:光遗传学工具揭示出蝇的社会行为
一项研究说,一种准确控制自由运动的果蝇的行为和神经活动的自动化技术可以让科研人员系统地测绘果蝇脑的社会记忆回路。社会互动对于实现诸如吸引配偶等重要的需求具有关键作用。但是人们对于根据社会互动学习形成记忆的能力背后的神经回路几乎没有了解。
Nat Gene:基因组学研究全面揭示玉米遗传多样性及进化机制
2012年6月4日,由冷泉港实验室、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康奈尔大学、墨西哥国际玉米和小麦改良中心等全球17所科研机构合作完成的两项玉米基因组学研究成果于国际权威杂志《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上同期发表。
F1000基因组学和遗传学七大新闻(2011.6.15-7.15)
遗传发育所植物新着丝粒形成及表观遗传学研究获进展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韩方普实验室长期从事植物着丝粒的表观遗传学研究,曾在植物中首次发现着丝粒的失活现象(PNAS,2006),并初步分析失活的B染色体着丝粒具有不分离(nondisjunction)的功能(Plant Cell,2007a)。
北京鸭基因组研究或助力抗击“禽流感” 最新成果于《自然·遗传学》杂志发表
2013年6月10日,由中国农业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和英国爱丁堡大学等多家单位合作完成的北京鸭基因组研究成果在《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上在线发表。这项研究鉴定了鸭子对禽流感产生免疫反应的相关遗传基因,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鸟类的免疫机制,同时为深入解析禽流感病毒与其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奠定了重要的遗传学基础。
第三届发育和疾病表观遗传学上海国际研讨会开幕
【生物谷BIOONNEWS 上海讯】4月19日上午8时30分,由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联合举办、以朱景德教授和贺林教授为主要组织者的“第三届发育和疾病表观遗传学上海国际研讨会/亚洲表观遗传组学联盟第七届年会”在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明道楼正式拉开帷幕。 本届会议以“发育和疾病表观遗传学”为主题,旨在增进亚洲范围内表观遗传学研究的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