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届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大会在拉萨召开
9月8日上午,“人与生物圈计划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大会在拉萨市召开。 “人与生物圈计划”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针对全球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于1971年发起的一项政府间跨学科的大型综合性研究计划,已实施了40年。
网络红人“糖妹”访谈录:生活其实很“微糖”
如今,引爆网络的“糖妹”一时间成为人们追访的热门人物,由其引发的低GI食糖观也成为了网络上的一个热门新话题。当然,不仅是“糖妹”,连同她的FANS - “微糖一族”也开始火爆网络,众多热爱健康的网友开始关注如何正确食糖、吃什么糖。对此,我们专访了“糖妹”,得以深入了解“糖妹”及“微糖一族”的健康理念。
nature biotechnology:单细胞基因表达分析解密血液早期发育调控网络
近日,著名国际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发表了英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应用单细胞基因表达分析与计算方法描述了血液发育的转录调控网络。这项研究为分析器官发育的调控网络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Nature:大脑神经细胞间也存在社交网络 堪比Facebook
近日,来自瑞士巴塞尔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报告说,大脑中的神经元连线起来就好似人类社会的社交网络,每一个神经元细胞都和其它细胞连接在一起,相关研究发表于国际杂志Nature上。
广电总局停播“祛毒复肝组合”等33条电视广告
广电总局日前通报,总局办公厅13日下发通知,要求停止播出“祛毒复肝组合”等33条资讯服务和电视购物短片广告。 通知说,近段时间以来,一些电视台播出的“祛毒复肝组合”等33条资讯服务和电视购物短片广告,内容违反了《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广电总局令第61号)、《广电总局关于加强电视购物短片广告和居家购物节目管理的通知》(广发〔2009〕71号)规定...
细菌扩散的微观“社交网络”
近期,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细菌在引发感染的过程中彼此互相协作的分子机制,这或许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发现可能传播给人类的动物疾病。
Mol Cell Proteomics:研究揭示HCV病毒蛋白与人体细胞互作网络
近日,Helmholtz Zentrum München科学家首次解密丙型肝炎病毒与活人体细胞蛋白的相互作用网络。他们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丙型肝炎病毒造成炎症性肝病的背后机制,并开辟新治疗途径。该研究结果发表在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杂志上。
Nat Commun:流行病学: 从电子病历生成的疾病网络
本期 Nature Communications 报告了对电子病历所做的一项大型分析,它为疾病通常是怎样发展的提供了线索。这项研究(它采用了超过1亿个数据集,覆盖15年间丹麦的全部医院就诊情况)也许能帮助在疾病之间去发现以前不知道的联系或为未来临床试验的设计提供信息。
天津暂停销售15种发布违法广告的药品和医疗器械
日前,天津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出通知,对15种发布违法广告药械实施暂停销售行政强制措施。 被暂停销售的药品为:标示盘锦恒昌隆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菊明降压丸、标示湖南爱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参茸大补膏、标示贵州圣泉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降糖甲胶囊、标示通化方大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尿毒排析散、标示山东华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气血双补丸、标示北京康必得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普力得)、标示陕西白云
App Phys Lett:万青等人造神经网络技术领域研究获进展
神经元晶体管(vFET)作为一种多功能、智能化的晶体管,在人造神经网络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类晶体管是通过电容耦合效应计算多端输入信号的加权和,来控制晶体管的导通和截止,能量消耗少,非常类似于人工神经元器件的工作模式。这类器件是在传统硅基电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采用复杂的CMOS工艺制作神经元晶体管,不符合低成本应用的要求,并在新一代柔性、透明电子学领域的应用面临了一定困难。